建筑碳中和浪潮下,楼宇自控以智能管控驱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在“双碳”目标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大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碳排放占比超20%,传统粗放式的建筑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碳中和的战略需求。楼宇自控系统凭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智能管控实现建筑设备的精准调节与能源的高效利用,正成为驱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引擎。

楼宇自控系统的智能管控能力,体现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精准调控的有机结合。系统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构建起覆盖建筑全区域的实时感知网络。在超高层写字楼中,温湿度传感器、智能电表、水表等设备以分钟级频率采集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上传至中央管理平台。一旦某楼层的电力消耗在非办公时段出现异常波动,或空调出风口温度偏离设定阈值,系统立即触发预警,并精准定位到具体设备或回路。

基于实时采集的海量数据,楼宇自控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挖掘节能潜力。系统可分析建筑能耗历史数据、室外天气数据、人员活动规律等信息,建立能耗预测模型,提前预判能源需求变化。例如,通过分析历史空调能耗数据与天气数据,系统能在夏季高温来临前,预判空调负荷高峰,提前优化制冷机组运行策略,避免设备因超负荷运行导致的能耗浪费。

精准调控是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节能的关键环节。系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自动调节建筑设备运行参数。在商业综合体中,当客流量较少时,系统自动降低空调制冷量、减少照明亮度;当检测到会议室无人时,自动关闭空调与照明设备。这种动态、精准的调控方式,使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多维度节能:助力建筑降低碳排放

(一)能源系统优化,降低运行能耗

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能源系统的优化效果显著。在空调系统管理方面,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动态调节制冷量与送风量。在深圳某大型写字楼,楼宇自控系统根据室外天气和室内人员密度,自动调整空调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与冷冻水流量,使空调能耗降低35%。对于供暖系统,系统可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智能调节热水供应温度与流量,避免“过度供暖”。

照明系统也是节能的重要领域。楼宇自控系统通过光照度传感器与人员活动传感器,实现照明的自动控制。在白天自然光充足时,自动关闭或调暗人工照明;在人员离开区域后,延迟关闭照明设备。某图书馆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后,照明能耗降低40%。

(二)可再生能源整合,提升绿色能源占比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管理。在配备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中,系统实时监测光伏板发电功率、储能设备电量与建筑用电负荷,优先使用光伏发电满足建筑用电需求,剩余电量存入储能设备。当光伏发电不足时,自动切换至电网供电。某工业园区通过楼宇自控系统整合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至30%,年减少碳排放超5000吨。

(三)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隐性碳排放

楼宇自控系统通过对建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隐性碳排放。系统为每台设备建立运行档案,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保养。例如,对电梯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预测曳引机轴承磨损情况,及时更换部件,避免设备因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与额外碳排放。同时,系统还可评估设备能效,在设备老化、能效降低时,提出更换建议,确保建筑设备始终保持高效运行。

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楼宇自控系统以智能管控为核心,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将建筑从“能源消耗体”转变为“能效优化体”。从深圳写字楼的空调系统节能35%,到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至30%,一个个实践案例印证着:这套系统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破解建筑碳中和难题的战略选择。

文章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关于更多楼宇自控知识,康沃思物联持续分享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