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Xiaoxing,携程IT资深软件工程师,深耕前后端全栈技术,专注WinForm应用,自动化、效率提升类工具开发。
Hui,携程IT桌面支持经理,致力于用户服务相关平台、工具的功能优化和体验升级。
术语
本地服务:以系统权限(Local System)运行的本地服务程序,用于同iDesk页面进行本地程序交互、授权等操作;
小应用:针对iDesk中的各类模块进行按需定制的独立功能程序,主要用于辅助iDesk页面与客户端系统操作及数据交互的功能,以降低iDesk对本地服务的重度依赖,提升iDesk功能的可扩展性;
本地模组:将本地服务中的一些核心功能剥离并汇总到独立的功能模组程序中(如软件操作类、信息交互类等),以解耦本地服务依赖,同时便于功能的更新迭代。
一、iDesk服务平台产生的背景
现代IT服务注重效率与用户体验,而提升IT服务效率一方面依赖于工程师技术能力的提升,另一个核心要素是如何缩短用户中断时间。传统IT服务依赖人工服务,用户付出了大量等待时间,甚至出现问题解决1分钟,排队1小时的尴尬场景,高质量的用户自助服务可以获得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双赢,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了历史事件后发现诸如软件安装等需求类事件量大,操作工艺相对标准化,具备实现自动化的前提。
我们与同行等进行交流,借鉴大厂用户自助平台的成熟方案不断提升平台稳定性,结合报修事件集挖掘用户新痛点,从最初仅提供软件安装、垃圾清理等基础服务,衍生到提供在家办公检测、安全加固、换机数据迁移、自助重装系统等十多项应用,经过2年的更新迭代,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iDesk服务平台逐渐成型。
二、iDesk服务平台的发展阶段
iDesk平台核心是稳定性和功能性,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iDesk 1.0 ~ 1.6 |
iDesk 1.7 ~ 1.8 |
iDesk 2.0 至今 |
|
概述 |
从0到1的起步阶段,满足主要需求场景 |
关注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扩展新功能 |
发挥技术创新,以技术驱动产品体验,攻坚克难解决疑难问题 |
用户端核心功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