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从算法上优化机器的“眼睛”,而是从“大脑”入手?

博客指出教计算机识别对象时,研究者将训练图片抽象成模型,借算法告知计算机对象特征。但常见宠物形态多变,如小猫不同形态,计算机按归纳模型识别会陷入困境,说明仅靠归纳模型做机器识别不科学、不现实。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教计算机看到“对象”。研究者将训练图片抽象成一些模型,并借算法告诉计算机:“有着圆脸、胖身子、 两个尖尖的耳朵,还有一条长尾巴的东西,就是猫。”

然而,如果小猫是以这种形态存在的呢?

 

虽然一个3岁小孩都可以轻易地判断,这也是一只猫,但计算机就已经蒙圈了:它并不符合“猫”所代表的模型特征。

这就陷入了一个难题:即使是再常见的宠物,都可能呈现出多变的形态,只通过归纳模型来做机器识别,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