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一场由 AI 带来的改革,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各行各业。
类似“AI 会抢走我的饭碗吗?”的这类疑问,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各类访谈中,人们给出的答案始终不一,对立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而无人在意的角落里,第一批因 AI 失业的人早已出现。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最初因其生成能力备受瞩目,具体来说,实际上是通过大量训练把合适的单词和段落串联起来——于是,文字工作者“首当其冲”。
近日,一位作家 Benjamin Miller(非真名)分享了他这两年的经历:2023 年的他,还在领导着由 60 多名撰稿人和编辑组成的团队;到了 2024 年,这个团队只剩他 1 个“人类”和 AI 了。


原本 60+人的团队,仅剩 1 人+AI
回忆起 2023 年的工作状态,Benjamin Miller 对自己的评价是“风生水起”。
那时的他,带领着 60 多人的团队,日常负责发表博文和文章来宣传一家科技公司,经常与各种主题的专家合作,能将自己的创造力付诸于行动,对于工作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积极性。
但有一天,Benjamin Miller 的经理跟他说,现在 AI 很火,公司想试着用 AI 来降低成本。
起初,引入 AI 后的新工作流程是这样的:经理将一个标题输入 AI 模型,然后 AI 模型会根据标题生成大纲,而 Benjamin Miller 的团队无需自己构思,只需根据这些大纲进行文字工作,最后由 Benjamin Miller 来负责内容审校和确认。
这套新流程,Benjamin Miller 才适应了不过几个月,就收到了来自公司管理层的第二个 AI 改革决定:今后,ChatGPT 将负责撰写文章的全部内容,他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都被解雇了。
陆续之间,到 2024 年公司解雇了 Benjamin Miller 团队的所有人,只剩他一个人类员工——Benjamin Miller 有幸保住了工作,但他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以前完全不同。
“突然之间,我要完成所有人的工作。”Benjamin Miller 解释道,他每天都要打开 AI 编写的稿件,改正其中的公式化错误,完成原本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至于工作内容,也不再是 Benjamin Miller 之前喜欢的创造性内容,而是重复和无聊的矫正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是在润色 AI 生成的文章,删掉一些过于正式或过于热情的奇怪措辞,让它们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Benjamin Miller 补充道,这不仅比和人类作家一起做的编辑工作要多,还都是一模一样的编辑工作,相当机械化且乏味,“我开始觉得自己也是机器人”。

为 AI 润色的工作,繁琐且低薪
从 Benjamin Miller 的经历来看,至少为企业撰写营销材料的编辑团队已经受到了 AI 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初入职场的文案撰稿人,被 AI 替代的可能性非常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新型工作:润色 AI 生成的低劣稿件。而这种工作的报酬,比普通文案撰稿人要低得多。
一位美国知名文案撰稿人 Catrina Cowart 指出如今的行业现状:“我们想要增加 AI 文章的‘人情味’,这往往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发展性编辑。你不仅要删掉各种夸张、繁琐的措辞,还要对整个内容进行事实核查,避免 AI 在不经意的地方胡编乱造。这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还很难注意到。”
Catrina Cowart 统计过,对 AI 生成稿件进行润色的时间,比从头开始写一篇文章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报酬却更低:在招聘平台上可以找到这样的工作,通常一个字最多 10 美分左右。
“这是一项乏味、可怕的工作,他们几乎不付给你任何报酬。”
不同于 Catrina Cowart 的看法,对于文案界的部分人来说,AI 的到来或许是一个巨大机遇——美国作家和艺术家协会主席 Rebecca Matter 就认为,AI 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工具。
Rebecca Matter 表示,她认识的大多数作家都很顺利地向 AI 世界过渡,还有许多人还在其个人网站上添加了“AI专栏”以分享他们使用 AI 的技巧和方法,“对于以文案写为职业的人来说,AI 带来的不是抢走他们工作的风险,而是他们必须要适应 AI 工具。”
与 Rebecca Matter 的观点相似,拥有九年经验的文案作家 Rebecca Dugas 也认同 AI 是一个“天赐良机”,让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样高质量的工作。当然,她也注意到了部分文案编辑被 AI 取代,但 Rebecca Dugas 认为错不在于 AI,而“意味着有才华、有资历的撰稿人总会有高薪工作”。

可能是其他行业的预演?
按照 Rebecca Dugas 的说法,本文的主人公 Benjamin Miller 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手下 60+ 人的团队陆续被裁,仅剩的 Benjamin Miller 在经过几个月的重复编辑工作后,于 2024 年 4 月 5 日被公司通知解雇。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 Benjamin Miller 就找到了一个新工作——颇为讽刺的是,他新入职的这家公司名为“Undetectable AI”,而这家技术公司开发的软件,可以让 AI 生成的稿件难以识别。
换句话说,被 AI 夺走工作的 Benjamin Miller,正在帮助一家公司做他当初被 AI 取代后被迫从事的工作——只是这次,他变成了主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Benjamin Miller 的经历反映出了如今 AI 热潮下的广泛转变:在众多行业中,AI 正被用于完成曾经专属于人类的工作领域,但很快人们就发现 AI 并不能稳定保持跟人类一致的水平,于是便出现了像 Benjamin Miller 这样的角色,即在背后与 AI 合作,为为算法赋予一点“人性”。
如果未来 AI 的效率和性能大幅提高,这可能只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但如果没有,那么 Benjamin Miller 的经历可能就是其他行业的预演。
参考链接: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40612-the-people-making-ai-sound-more-human
https://futurism.com/the-byte/company-replaces-writers-ai
推荐阅读:
▶大师领衔专家云集,2024 全球软件研发技术大会日程发布!(附参会指南)
▶炫酷的 Linux 终端工具「已死」!斩获 21k+ Star 的项目作者消失三年,如今只留一句:我去种地了
▶Meta 六年老将被逼辞职?晋升在即、却遭公司劝退,怒而告上法庭!
由 优快云 和 Boolan 联合主办的「2024 全球软件研发技术大会(SDCon)」将于 7 月 4 -5 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行。
由世界著名软件架构大师、云原生和微服务领域技术先驱 Chris Richardson 和 MIT 计算机与 AI 实验室(CSAIL)副主任,ACM Fellow Daniel Jackson 领衔,BAT、微软、字节跳动、小米等技术专家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软件开发的最前沿趋势与技术实践。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