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来的一点总结--写给正在选型的朋友(作者W39,轉自ITPUB)

由于本文所涉及到的内容有一定的敏感性,故将所有公司的真实名称隐去,请勿对号入座。

1、便宜没好货
从项目启动到停止只用了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不清楚我这人是要求太苛刻还是顾问公司真的有问题。正如交涉材料中所提到的:顾问不是很好,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频繁的更换。也正如对方所提到的:这个项目的付款方式决定了他们只能以“能产生效益”的客户为重--是啊,便宜没好货,即使有好的,别人也会考虑成本。

2、软件是重要的,但顾问更重要。
软件有问题--没人能否认这点。根据我们起先提出的需求,软件有部分功能是无法完成的--这跟顾问公司的承诺有差异。如果我们把需求降低一点,再低一点,再低一点,这个软件还是可以接受的--软件能做出来,自然有它可以接受的地方憨笑 。问题在于与顾问的沟通。一个半月的时间两名主要顾问离职,你能接受吗?而且是负责调研的最初的两名顾问。

作为个人,有些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公司的角度,无法接受。项目要依仗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团队。整个团队失去信心以后,还有什么可以挽回的?

总结经验教训,在未来的选型过程中39会考虑很多:

1、软件/顾问公司有一定的利润。
旁的不说了,顾问公司都养不活自己就不用考虑他能很好的服务了。在公司的预算和期望都能满足的情况下,适当的让顾问公司赚取一定的利润是必须考虑的--39的优势也在这里:大概能算出对方的利润。

2、考核功能,而不是考核广告。
公司的需求明确了,期望的目标一条一条提出来,并且得到各个部门的确认后再付诸选型。谁签字谁就应该对本部门的需求负责。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选型。在售前的过程中你说你的,我想我的,我不能被你牵着跑--很大程度上软件公司会过分的强调自己产品的“特色”功能的重要性。我有的你没有,那么很可能你就会被淘汰。如果项目经理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其结果往往是选错对象。

3、选顾问不是选公司。
在产品相同的情况下(比如我打算选择SAP),我要考核的只能是顾问。总会有人说我的公司如何如何--别跟我提这个,来我这做实施的是顾问,什么这个顾问不行了换一个,拉倒吧你!换顾问还不如原来差劲的人呢。所有的调研需要重新做过,累死谁?我有精力,下面的用户有精力吗?
顾问公司通常会强调自己的“成功案例”,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A、成功案例往往会有多家公司强调是自己实施的(尤其在SAP这个圈子,光是吉利汽车我知道的就有四家公司宣称是自己做的 --那谁谁谁就是吉利的项目经理 )
B、国内的顾问公司能做好知识积累的不多,绝对不多。指望他们能做知识转移--不如睡觉做个好梦。

4、关注整体,而不是局部。
常会有人这样说:这个软件的某某功能非常强大。但这是个错误--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么说吧:一个快捷键可以让你在10秒钟内完成一张采购订单,简便吧。问题是,你知道完成一张采购订单需要多少时间吗?3天?10天?那么输入这张订单所多花费的1分钟又算什么?
在选择软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是:这样的流程软件是否能支持。这样的企业结构软件是否能满足(尤其对于多公司、多财务)。国内的软件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结构设计上--我“迷信”SAP的原因也在于此。.NET也好,J2EE也好,不过是个工具罢了,生产、采购、财务的人不需要了解他是做什么的,他们只关心我需要的功能能不能做到。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720/,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72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