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着说,分寸得体

博客通过《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母的对话,以及春秋战国时任座、翟璜对魏文侯的不同回应两个故事,阐述说话要注意分寸和场合。直言虽好,但在不恰当场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而得体表达能化解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比如在第四十六回,荒淫无道的荣国公嫡孙贾赦想娶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为妾,这让贾母非常生气,连带着怪罪了很多人,连本与此事毫无关联的王夫人都被错怪了,幸亏有机敏的探春及时提醒贾母,才让她回过神来。随后,贾母与王熙凤之间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贾母又笑道:“凤姐儿也不提我。”凤姐儿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儿笑道:“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文侯派兵拿下中山后,把它赐给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又觉得这样做不合礼数,应该先给弟弟才对,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试探群臣:“寡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君呢?”大多数人唯唯诺诺,称赞魏文侯是个仁君,唯有一个叫任座的大臣没有随声附和,而是直言不讳地说:“你取得了中山后,本来应该封给你弟弟,但却错误地赐给了儿子,怎么能叫仁君呢?”魏文侯听后立马面露不悦。
诚然,实话实说并不是不好,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谏言如此锋芒毕露,绝对不合时宜,特别是遇到了一个并不怎么贤明的主子。实际上,任座在事后不久也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于是赶紧悄悄逃出宫了。
故事还没完。魏文侯后来又拿同样的问题,问一个叫翟璜的人。

翟璜特别注意说话场合和分寸,他首先回答,“您当然是仁君”,

然后解释说,“只有君王仁德,臣下才敢直言不讳,任座之所以敢那样说话,就因为您是仁君啊。”

魏文侯自己倒不好意思了,他后来下令找回了任座,还奉其为上宾,同时也为了保持“仁德,臣下才敢直言不讳,任座之所以敢那样说话,就因为您是仁君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