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标签
标签的组成部分三种:
1.标签名 2.标签中的属性值 3.标签的文本内容
如<a href="www.baidu.com">百度</a>
select标签,常用于单选和多选,是一个组合标签,需要和子标签option一起搭配使用,不会独占一行
常用属性:
name属性:发送给服务器使用的
multiple属性:不与默认单选,取值为multiple表示多选,一般我们常用单选
size属性:可见选项的数目.
option标签:
select属性:表示勾选当前选项
value属性:用于发送给服务器的选项值.
注意事项:1.如果使用多选,那么选择的时候,需要按下ctrl键进行选择,
2.size属性一般情况下不去设置
3.selected属性不设置,默认选择列表中的第一个选项
4.value属性:如果不设置的话,发送给服务器的值是option的文本值,如果设置了value值,那么发送过去的就是value值,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设置.
textarea标签:文本域
用于多行输入文本信息:
name属性:用于发送给服务器的名称
cols属性:用于指定文本域的列数
rows属性:用于指定文本域的行数
CSS样式:进行页面美化和布局控制
概念:Cascading Style Sheet 层叠样式表
层叠:多个样式可以作用在同一个HTML的元素上,可以同时生效.
好处:
1.功能比较强大 2.将内容展示和样式控制进行分离,降低了耦合度分工协作更方便,提高css样式的可复用性
使用:
<style type="text/css">
选择器 {
属性1:属性值;
属性2:属性值;
属性3:属性值1 属性值2 属性值3...;
...
...
}
</style>
1.选择器严格区分大小写,属性和属性值不区分大小写,
属性与属性之间使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属性可以省略不写,
如果一个属性有多个属性,多个属性属性之间用空格隔开,type属性可以省略不写.
2.如果一个标签有多个css样式控制,按照就近原则进行覆盖.
3.CSS样式的种类,有三种:行内样式,内联式,外链式, 行内样式>内联式>外联式 (就近原则)
常用的选择器
-
标签选择器,语法格式:标签名称{} 如对div标签控制,--->div{}
-
id选择器,语法格式:#id名称{},注意:id一般不能重复,需要给标签添加一个id属性
-
类选择器,语法格式:.class名称{},class名称可以重复,需要给标签添加class属性
-
并集选择器,语法格式: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3,... {}
-
属性选择器,语法格式:标签[属性="具体的属性值"]{},比如:input[type="text"] --->username输入框设定样式
input[type="password"] --->控制password密码输入框设定样式
不太常用的选择器
-
后代选择器 语法格式:选择器1 选择器2{} 浏览器加载样式的时候会首先找选择器1对应的标签在不在,如果存在会找选择器1里面的嵌套的的选择器2对应的标签。
-
子元素选择器 语法格式:选择器1>选择器2{} 浏览器会加载选择器1下的所有子元素符合选择器2的条件
-
交集选择器,语法格式:选择器1选择器2{} 要求标签同时具备选择器1和选择器2,里面的css样式才会起作用
-
相邻兄弟选择器,语法格式:选择器1+选择器2{}
-
通用兄弟选择器,语法格式:选择器1~选择器2{}
-
选中同级别的第一个标签,语法格式:标签:first-child{}
-
选中同级别中同类型的第一个标签,语法格式:标签:first-of-type{}
-
选中同级别中同类型的第一个标签,语法格式:标签:last-of-type{}
-
选中同级别第几个标签,语法格式:标签:nth-child(n){}
-
选中同级别中同类型的第几个标签,语法格式:标签:nth-of-type(n){}
文本系列样式
用于设置文本相关的一些样式
-
font-style:设置文字样式,常用取值为斜体italic和正常normal
-
font-weight:设置文字的粗细,常用取值为light,lighter,bold和bolder。还可以使用数字表示 100~900
-
font-size:设置文字的大小,取值单位为像素px,如font-size:30px
-
font-family:设置字体,如"宋体","楷体","微软雅黑"等
-
font:进行连写,如:设置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为20px,字体为斜体,字体加粗 -->font:italic bolder 20px "宋体";
-
text-decoration:文本装饰属性,常用取值为underline下划线,overline上划线,删除线line-through, none什么都没有
-
text-align:水平方向的对齐方式,常用取值为left center right
-
text-indent:缩进方式 em作为缩进单位 2em相当于往里面缩进两个文字的宽度
-
color:设置文字的颜色,英语单词,rgb(值1,值2,值3);#十六进制00~FF
背景系列样式:
设置标签的背景相关样式
-
background-color:设置标签的背景颜色
-
background-image:设置背景图像,它的属性值语法格式:url(相对路径);会自动平铺
-
background-repeat:设置平铺的方式,有四个值,repeat默认值,no-repeat不平铺,repeat-x水平平铺,repeat-y垂直平铺
-
background-position:设置背景定位方式,格式为:水平方向数值 垂直方向数值,
水平方向有left center right 垂直方向有top center bottom,也可以是具体的像素值 100px 100px;\
-
background-size:设置背景图像的尺寸大小,尺寸大小可以使用百分比,也可以使用具体的像素值
-
background-attachment:设置背景的关联方式,常用的有两个scroll(会随着滚动条的滚动而滚动),fixed(不会随着滚动条的滚动而滚动)
-
连写-->background:颜色 图片 平铺方式 定位方式... 中间可以任意写。
边框系列样式
border属性,连写---> 格式:宽度 样式 颜色。倒角radius:设置边框四角的弧度。
盒子模型
padding:内容到边框的距离叫做为内边距,内边距属性按照上右下左顺序进行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
改变内边距的宽度会影响元素的大小
如果我们采用的内容盒子模型,content-box,那么设置内边距后元素的自身的宽高也会发生改变。
但是如果我们设置盒子模型为边框盒子,border-box,那么设置内边距后自身的宽高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内容的宽高会发生改变。
margin:元素边框与元素边框之间的间距就是外边距,设置的顺序也是上右下左,如果我们设置margin的值为:0 auto就代表距离上方为0像素远,距离左右两边为水平居中
如果相邻元素对同一方向设置外边距,则浏览器去大值。
盒子模型的构成;(边框盒子border-box)
-
元素的宽度:左边边框+左边内边距 +内容宽度+右内边距+右边边框---->width = padding+border+content
-
元素的高度:上边边框+上边内边距+内容的高度+下边内边距+下边边框 height = padding+border+content
-
元素空间的宽度:左边的外边距+元素的宽度+右边的外边距
-
元素空间的高度:上边的外边距+元素的高度+下边的外边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