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删除了一门在MOOC上公开课。至此,我这学期在MOOC上注册的课程由最开始的五门变成了现在的两门。
如果按照MOOC上的课程要求,同时完成三四门课应该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我逐渐发现,以我的精力同时学习两门课以上(除此之外还有本校课程以及实验室任务),最多只能保证达到MOOC上的要求,无法保证继续深入的学习。
研一上学期,我从图书馆里借出过很多书,涉及到各个方面:算法,数据结构,C/C++,网络,Linux,设计模式,图形界面,操作系统,COM,编译原理等。绝大多数我都没有看过,仅仅是翻了翻。而实际上很多书也超过了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很难看懂。整个我的研一上学期基本上是在借书,还书,纠结看什么书,上网搜索学习资源中渡过的,而最终结果是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十分浮躁,浪费了很多时间。
当然借了这么多书也并不是毫无收获,比如大体了解了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再是对自己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明白自己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为零,还属于菜鸟级别。
有了上学期的惨痛教训,这学期便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地从基础知识学起,一点一点来。给这学期定的目标便是认真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C++,也正因如此,注册了清华大学的《数据结构》和北大的《程序设计实习》。在浏览MOOC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其他感兴趣的课程,一番纠结之后还是一共选择了5门课程(很一小段时间内是6门)。但是慢慢发现,本来打算的以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为重点,变成了几门课程同时学习但都构不深入。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恐怕又会重蹈上学期的覆辙,于是逐渐地删掉了一些课程,目前在MOOC上仅剩余两门课程,这两门课是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