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一个在医疗系统工作的朋友吃饭,聊到了AI的话题,他就问我怎么用AI帮他提升下工作效率。
原来他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治这一块儿,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传染病防治政策和措施的文档、链接,但是这些文档的内容都很繁琐,每次查阅都需要挨个打开链接,或者在硬盘中挨个文件查找,非常麻烦,效率极低。
同事们也经常会询问传染病防治的问题,例如“xx病隔离期多久?”这样的问题多了,对他的工作是个不小的打扰。
我问他:“你怎么不直接在网上搜或者直接问大模型?”
他说:“这种数据必须绝对准确,网上搜索结果不可信,大模型也有幻觉是吧?”
我想了下,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库场景,于是就建议他自己到网上去配置大模型+知识库。
他说:“我也试过,但是太麻烦了,不但一堆菜单看得我眼花缭乱,还有什么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Rank模型、相似度阈值等配置,我们计算机外行哪里懂这些?”
我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这些自主配置知识库的工具面向的是开发者,而普通用户想要的是一个像微信那样简单好用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有没有呢?
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了ima这个产品:

ima是腾讯推出的以知识库为核心的AI工作台,界面非常清爽,操作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复杂的底层技术细节,使用上完全没有门槛,只需要把自己积攒的文档、收藏的链接放进个人知识库/共享知识库,就可以进行AI互动问答、内容创作生成了。

ima支持多端数据互通,除了常见的电脑版,手机版,还有微信小程序(这个有大用),还有浏览器插件,非常全面。

01
个人知识库
我下载了一个Windows客户端,然后向朋友要了几个传染病防治的文档尝试一下。
建立知识库的过程,我感觉就像在操作文件夹,把文件拖进去就行,轻轻松松,我都懒得介绍了。

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但可以导入文档,还能当做一个浏览器,在你浏览网页的时候直接把一个链接添加到知识库,非常方便。

ima还打通了微信生态,使用微信小程序,还可以把微信公众号文章和微信聊天记录中的文件直接添加到知识库,这个功能非常贴心,微信中的各种文件和链接可以轻松入库,不需要来回转存。


整个过程不需要我去了解底层的各种细节,我面对的就是文件夹、文件、网页这种大众非常熟悉的东西,这一点ima做得确实很棒。
总之,以后手机刷到的有用文章,工作群中的文件再也不用吃灰了,可以把它们统一导入到知识库中管理起来。
有了知识库,就可以用ima进行提问了。ima支持满血版DeepSeek和混元大模型,这里我选了DeepSeek R1:

我给它的问题是:“基孔肯雅热的隔离期有多久?”

可以看出,ima在回答我的提问时,完全是从我上传的文档中找到的答案,非常精准!不会出现编造的情况,非常符合朋友的工作需求。
这只是简单的问答,如果知识库的文档积累得多了,就可以在ima的帮助下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度的探索,相当于一个人的第二大脑,帮助你进行深度思考、建立知识连接、激发创意灵感,随着持续使用,这个系统会越来越懂你的需求和思维习惯,真正成为一个越用越聪明、越用越好用的个人知识伙伴。
除了知识查询和搜索之外,ima也可以基于知识库的文档进行定制化创作。
例如我可以让它写一份报告:“某社区发现一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为辖区疾控中心写一份应急处置报告”,ima很快搞定,涵盖了疫情基本情况,应急处理措施,灭蚊措施等等,可以看出它是从知识库的多个文档中提取相关信息,综合形成了这个报告,报告很全面,非常方便。


02
共享知识库
ima不但支持个人私有知识库,还能让知识库在团队之间共享。
创建一个共享知识库“传染病防控”,把文件添加进去:

这个共享知识库和个人私有的知识库功能几乎一样,可以对它进行提问,也可以基于它进行创作。
不过,还可以把这个知识库的链接或者知识码分享出去,让团队的其他人使用,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新的天地。

同事们收到链接/二维码,打开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这就完美地解决了朋友的困境,当同事再问他传染病防治相关问题的时候,再也不用自己到处找了,只需要把一个链接发给同事,让同事自己查找就可以了。
当然在分享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权限的控制,保证知识库的数据安全性。


我了解到,ima 已经明确承诺用户上传的资料不会用于任何AI训练,并严格保障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目前,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选用了他们的服务,比如杭州海关就搭建了一个“海关进出境邮件智能服务”知识库,有效帮助大家处理邮件通关的相关事宜。从隐私和安全的角度来看,ima 是值得信赖的。
相比个人知识库,我觉得团队/部门共享数据库在企事业单位可能更加有用,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文档加入到这个知识库中来,解决信息分散、信息传递低效的问题,让知识在每个人之间自由流动,产生最大的价值。
03
知识库广场
AI+共享知识库的形态非常适合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如果这些资料信息可以对外公开的话,就可以把它发布出去,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智能客服,对外可以进行信息答疑。
被发布的知识库会进入知识库广场,这里有海量的优质知识库供大家使用,涵盖医疗、科技、教育、财经、产业,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

对知识库广场的每个知识库,都可以进行查询和搜索,比如我加入了一个“急救知识库”,问了问“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怎么操作的”,回答得相当不错。

这里再推荐几个优质知识库:“面试技巧及简历知识库”、“精选TED演讲”、“Excel小能手”。

04
总结
我把ima推荐给了朋友,简单介绍了一下,他很快就用了起来,给我反馈说:“这个工具不错,简直就是给我定制的!”
确实,我也觉得ima是个定位精准,直击痛点的好产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极大地降低了使用AI知识库的门槛,不用了解技术细节,概念简单,非常直观。
不仅是医疗行业,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ima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比如老师可以把优质课件、学生错题等存入知识库,然后一键生成差异化教案和试卷;大学生可以存入论文和笔记,用AI生成脑图记课程重点;法律从业者可以上传判决文书,合同模版......
建议大家都来试一试ima,把散落的、一直收藏但从来不看的网页和文档管理起来,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基于知识库内容精准回答,让知识自由流动,让办公和学习全面提效!
#ima #腾讯ima #AI知识库
44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