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Bug, 终极大Bug

一个地狱模式的Bug在系统中潜伏十年,等待特定条件下触发,最终在一个程序员的深夜修复中被发现。此Bug需要特定国家用户,在系统重启后率先登录,才会展露其破坏力。

我是一个Bug ,在这个系统中潜伏很久了,历经多轮测试的严酷考验而屹立不倒,如果Bug界按难度分类的话,我绝对属于地狱模式。

现在,我就等待一个倒霉蛋来触发, 可是他老是不来。

其实不能叫倒霉蛋 , 应该是幸运儿,能走到我这个分支,遇到我是他的荣幸。

和倒霉蛋儿对应的就是背锅侠,就是你,看文章的程序员。

1

有些Bug实在是太过明显,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批人最先阵亡。

还有一些Bug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触发,随着时间的流逝,用户的增多,他们也逐渐牺牲。

只有像我这样的,需要符合多个条件或者需要一些变态的条件才能触发的,才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到系统退役的那一天,这样我就能成为Bug界的传奇。

每个Bug想要在系统潜伏,都需要有个介绍人,这个介绍人就是程序员,他们的名字会出现在源文件当中,有些人还会写点注释,描述这次改动的目的,通常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严重误导后来者,从而让更多的Bug 潜伏。

我们Bug 的生存性极强, 因为很多时候程序员改了一地方,却在另外一处引入了Bug。 更有趣的是,他们修改了一个Bug ,却引入了更多的新Bug。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看着潜伏在系统中的其他Bug被逐渐定位,发现,Fix。 

被Fix的时候通常是在半夜,听到程序员发出的得意的笑声,我心生悲凉,半夜里被人从被窝里揪出来干掉了, 这潜伏的工作实在不是人干的。

尤其是我的上线被捕牺牲以后,我变成了一个人,孤苦伶仃。

我想到了余则成,他还有一批人和他一起奋战,掩护他,保卫他,他还有翠萍 ,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无尽的寒冷和黑暗。

也许我更像郑耀先,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

2

有些线程时不时会从我面前的大路上通过,他们也很好奇: 这厮怎么这么孤独,几乎都没人搭理。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我的代码,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踉踉跄跄而去。

不怪他们,我是个可怕的Bug , 只是想触发我, 条件苛刻得有些变态:

必须是某国家的用户

必须是某年某月某日之后注册的

必须得做一个特定的操作

这一切都好说,关键一点是:必须在系统重启后率先登录系统。

然后,砰的一声,炸弹爆炸,系统瘫痪。

为了这一天的到了,我足足等了十年,人类的十年啊! 这里边有多少毫秒你们知道吗?

原来的系统几乎不重启,后来不知道来了一个什么新需求,居然要求系统每天重启一次,说是要刷新数据, 这一下令我喜出望外, 我被触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3

第一个倒霉蛋很快出现, 我激动得浑身发抖,一声巨响,系统崩溃了。

张大胖他们赶紧重启,没过几天,又是一声巨响,再次崩盘。

内存没有问题,没有Out of Memory。

硬盘也没有问题,空间充足。

CPU,网络,都是好好的, 到底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不停地崩溃?

程序员们抓狂了 ! 张大胖被逼疯了! 他看到一个故事:“超新星爆发时,爆炸会产生向所有方向散发的高能粒子。某些高能粒子可以击中计算机芯片,让 0 和 1 翻转!”   , 他以为自己的系统崩溃也是这样引起的!

(码农翻身注: 这来自Jeff Dean 的传奇故事。)

4

他们检查每个需求,严酷拷打每一行改动过的代码,但是没什么鸟用,因为我都潜伏了10年了,根本不在最近的代码改动之列。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 从每天重启服务器开始,就会时不时地崩溃。  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每天都重启,果然,情况变好了!不崩溃了。

这种诡异的关联更让他们抓狂了, 重启机器本来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大法,现在这个终极大法居然是崩溃之源!

这种事情持续了一个月, 有一天张大胖睡眼惺忪地在看代码,改代码,突然间大叫一声:MD, 这里怎么有个System.exit(0) , 这代码是谁TMD写的? !

联想到这一个月发生的灵异事件,他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我这个大Bug: 原来你小子在这里!

我被拉出来,五马分尸,被放到电子邮件中大肆宣传。

只是最初的责任人早已离职,具体去哪儿已不可考了。

这就是我的故事,很遗憾,我没有成为传奇。

关于老刘和码农翻身

我是一个线程

我是一个Java Class

面向对象圣经

TCP/IP之大明邮差

CPU阿甘

我是一个网卡

我是一个路由器

一个故事讲完HTTPs

编程语言的巅峰

Java:一个帝国的诞生

JavaScript:一个屌丝的逆袭

640?wx_fmt=jpeg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