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保护的多角度分析

本文探讨了企业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包括多样化威胁的防护、文档权限分配不明、网络体系成熟带来的安全问题及剪贴行为控制,提出了四大生存法则以帮助企业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纵观我们对数据保护所走过的路程,已历经三个阶段。从最开始的入侵检测,到后来的大规模杀毒,一直到现在的数据加密技术。这是个既漫长又曲折的工作。

    当前,大多数企业涉密信息系统都已不同程度的部署实施了安全保障系统,有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初期的安全保密措施要求过于单一,没有划分安全保密层次与级别,实施成本比较高等。现在,由于互联网的频繁介入和数据价值的不断提高,企业面临多种多样的数据安全问题。其中发展规模相对落后的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而且需求更有不同。

    如果把数据安全的现状比作丛林的话,想要在这丛林中生存,必须掌握相应的生存法则。

企业数据安全生存法则一:安全问题多样 防护措手不及

    在掌握数据安全生存法则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与之对应的威胁。

    信息时代,也是数据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办公环境正融入越来越多IT元素。这种IT元素的融入使得企业处理数据效率越来越高,也使数据的流转越来越频繁。这种数据处理效率的改变对于企业最大的收益就是数据价值的不断地提高,从而带动了企业真实经济的增长。

    但正是由于数据价值的提高,数据受到威胁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共享平台的相互作用,使得数据安全的威胁种类也多种多样。这就是现代企业的数据安全形势面临的威胁——数据安全问题多种多样,防护手段跟不上变化。

这种威胁导致企业在做数据安全防护工作时,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地位。而被动地位最直接的坏处就是一旦基于新技术的安全威胁产生,企业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要解决这种问题,追本溯源,从数据本源的安全防护即数据层的安全防护着手,往往能收到以不变应万变,本源防护多样危机的效果,而其中数据加密是最好的防护技术。

企业数据安全生存法则二:文档种类繁多 权限分配不明

   企业由于IT设备和技术的介入,办公手法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入了无纸化办公和通讯的新时代。以前一叠叠沉重的纸质文件,变成了可随身携带且数量更巨大的电子文档。而处理文件的工具从以前的笔,变成了各种带有多样处理机制的文档处理系统和软件。每天企业都有无数的文档产生,这些文档包含着企业的核心机密,也是企业员工劳动的成果。

   但是这些文档由于网络和IT设备的介入,使它们常常处于高速流转的状态。虽然文档的处理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对于权限的分配和安全的设置往往处于不利的情况。企业内部人员相对复杂的关系,一个没有被分配权限的,没有设置安全权限的文件,往往成为企业泄漏核心机密的源头。

   而核心机密的丢失,在信息时代就意味着企业的巨大损失。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了解如何处理这种危机。

企业数据安全生存法则三:网络体系逐渐成熟 文件外发频繁 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信息时代,企业除了引入大量的IT设备来处理数据,提高办公效率之外。网络的引入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网络的建立让企业传输文件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员工之间数据的交流也呈现多元化、系统化的现象。而这些正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就在企业逐渐完善网络体系,外发文件变得频繁的时刻,各种基于网络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尤其现代互联网逐渐渗透企业的现象,也让企业的网络安全整体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而企业想要解决这个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而这针对性的目标正是对于外发文件安全的控制。掌握了这个控制权,就等于又掌握了一条企业数据安全生存法则。

企业数据安全生存法则四:IT设备成常态工具 剪贴行为难以控制

   信息时代,企业除了引入大量的IT设备来处理数据,提高办公效率之外。员工对于IT设备也就是我们常常指的PC端的一些行为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除了记录员工的一些操作行为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限制员工一些操作行为。而面对现在形式越来越丰富的剪贴行为显得难以控制。

    而就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护来说,内部员工的剪贴行为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剪贴行为的存在,使得企业内部的一些数据处于不可控的状态,随时有被泄漏的可能。这种泄漏来自企业内部,虽然可以通过对员工的规范教育来从表面上进行劝导,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现实的问题。 企业对于剪贴控制的无力感,成为企业内部最大的数据安全防护隐患。如果我们找到一种能有效限制员工剪贴行为的手段,自然就掌握了一套数据安全的生存法则。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5714550/viewspace-76214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5714550/viewspace-762148/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的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围绕基于遗传算法的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算法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的新颖优化方法,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验证其在复杂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文中还涵盖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生产调度、经济调度、车间调度、无人机路径规划、微电网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示了从理论建模到仿真实现的完整流程。此外,文档系统梳理了智能优化、机器学习、路径规划、电力系统管理等多个科研方向的技术体系与实际应用场景,强调“借力”工具与创新思维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从事智能优化、自动化、电力系统、控制工程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尤其适合正在开展调度优化、路径规划或算法改进类课题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遗传算法及其他智能优化算法(如粒子群、蜣螂优化、NSGA等)在任务调度中的设计与实现;②掌握Matlab/Simulink在科研仿真中的综合应用;③获取多领域(如微电网、无人机、车间调度)的算法复现与创新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按目录顺序系统浏览,重点关注算法原理与代码实现的对应关系,结合提供的网盘资源下载完整代码进行调试与复现,同时注重从已有案例中提炼可迁移的科研方法与创新路径。
【微电网】【创新点】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用于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该方法结合非支配排序机制,提升了传统蜣螂优化算法在处理多目标问题时的收敛性和分布性,有效解决了微电网调度中经济成本、碳排放、能源利用率等多个相互冲突目标的优化难题。研究构建了包含风、光、储能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模型,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算法仿真,验证了NSDBO在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集方面的优越性能,相较于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表现出更强的搜索能力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或优化算法基础,从事新能源、微电网、智能优化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设计;②作为新型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基础,用于解决复杂的多目标工程优化问题;③帮助理解非支配排序机制在进化算法中的集成方法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仿真实现。;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算法实现细节,重点关注非支配排序、拥挤度计算和蜣螂行为模拟的结合方式,并可通过替换目标函数或系统参数进行扩展实验,以掌握算法的适应性与调参技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