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算力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阅读笔记
困难
算力供不应求, 如何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
技术挑战
- 算力节点规模不同,如何将不同的业务需求调度至合适的算力节点,尽可能在满足业务的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 算力节点分散性强,节点的处理能力有限,对算力要求高的服务一般会将服务分散在不同的节点,从而产生负载均衡、重连、服务迁移等问题。对于时间敏感型的业务,还要严格控制时延。
- 算力和网络分属不同系统,如何实现一定程度的算网共治将推动如时间敏感型业务的落地。
PS: 网络衡量指标有如网络带宽、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等,考虑时延涉及到时间敏感网络TSN,考虑丢包率涉及到确定性网络。
技术思想
- 基于统一算力建模方法
- 利用网络感知业务需求和算力状态,进行算网统一管控
- 实现业务与算网资源的按需实时匹配,满足SLA
PS: 算力划分
芯片级算力:CPU、GPU、NPU/TPU、FPGA
整机算力:多核CPU或者CPU+xPU
集约化算力:各类计算中心,如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
网络化算力:分布式网格计算模型,演进历史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由于云计算的集中控制无法满足低时延需求,出现边缘计算,将算力分散部署,但在资源供给上仍是集中式的,算力调度需额外编排。算网融合成为趋势,SDN与NFV为网络和算力的灵活编排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6G时代:算力网络体系与关键技术探讨,

本文概述了6G算力网络的发展,重点关注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如算力度量、感知与路由、业务感知调度,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融合趋势。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统一建模和智能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算力供需不平衡问题,涉及SDN/NFV和在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