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是二元分类器的另一个常用工具。它与精确度/召回率曲线非常相似,但 ROC 曲线不是绘制精确度与召回率的关系曲线,而是绘制真阳性率(召回率的另一个名称)与假阳性率(FPR)的关系曲线。FPR(也称 “下降率”)是阴性实例被错误归类为阳性实例的比率。它等于 1 - 真阴性率 (TNR),即正确分类为阴性的阴性实例的比率。TNR 也称为特异性。因此,ROC 曲线是灵敏度(召回率)与 1 - 特异性的关系图
要绘制 ROC 曲线,首先要使用 roc_curve()
函数计算不同阈值的 TPR
和 FPR
: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oc_curve
fpr, tpr, thresholds = roc_curve(y_train_5, y_scores)
然后可以使用Matplotlib
绘制FPR
与 TPR
的对比图。下面的代码可以绘制出 见下图 所示的图形。要找到与 90% 精度相对应的点,我们需要查找所需阈值的索引。由于在这种情况下阈值是按递减顺序排列的,因此我们在第一行使用 <=
而不是 >=
:
idx_for_threshold_at_90 = (thresholds <= threshold_for_90_precision).argmax()
tpr_90, fpr_90 = tpr[idx_for_threshold_at_90], fpr[idx_for_threshold_at_90]
plt.plot(f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