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在并发编程中,线程同步是确保共享资源安全访问的关键。C++中的条件变量作为一种同步原语,允许线程在特定条件下等待或通知其他线程,从而协调线程的执行。本文将简要介绍C++条件变量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展示其在并发编程中的应用。通过学习本文,您将能够掌握C++条件变量的基本用法,提升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条件变量
1、基本概念
条件变量是一个同步原语,它允许线程在一定条件下等待或通知其他线程。当某个条件不满足时,一个线程可以选择等待,而不是忙等待(即不断地检查条件是否满足)。当条件满足时,另一个线程会通知等待的线程,使其能够继续执行。
2、C++中的条件变量
在C++中,条件变量是通过
<condition_variable>
头文件提供的std::condition_variable
类实现的。这个类提供了两个主要的成员函数:wait()
和notify_one()
(或notify_all()
)。
wait()
: 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调用notify_one()
或notify_all()
。在等待期间,当前线程会释放它持有的所有锁,从而允许其他线程访问共享资源。当收到通知并重新获得锁后,线程会退出等待状态并继续执行。notify_one()
: 唤醒一个正在等待的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在等待,则只有一个线程会被唤醒。notify_all()
: 唤醒所有正在等待的线程。
3、使用条件变量的基本步骤
- 初始化条件变量和互斥锁:在使用条件变量之前,需要先创建一个
std::condition_variable
对象和一个std::mutex
对象。互斥锁用于保护共享资源,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 等待条件满足:在需要等待的线程中,首先锁定互斥锁,然后调用条件变量的
wait()
函数。这将释放互斥锁并使线程进入等待状态。 - 修改条件并通知:当条件发生变化时(通常是由另一个线程修改共享资源导致的),拥有互斥锁的线程应该调用
notify_one()
或notify_all()
来唤醒等待的线程。 - 继续执行:被唤醒的线程在重新获得互斥锁后会退出等待状态,并继续执行。
4、注意事项
- 避免虚假唤醒:条件变量可能会导致虚假唤醒,即在没有调用
notify_one()
或notify_all()
的情况下,线程被唤醒。因此,在wait()
返回后,应重新检查条件是否真正满足。
while (!(xxx条件) )
{
//虚假唤醒发生,由于while循环,再次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否则继续等待,解决虚假唤醒
wait();
}
- 正确管理锁:条件变量的
wait()
函数需要一个std::unique_lock
对象作为参数。std::unique_lock
是一个更加灵活的锁对象,可以在不同的作用域内自动管理锁的获取和释放。 - 正确处理异常:在锁定互斥锁和调用条件变量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锁没有被正确释放。因此,建议使用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技术来管理锁的生命周期,确保在异常发生时也能正确释放锁。
5、问题剖析
5.1、为什么只能使用std::unique_lock管理锁?
使用
std::unique_lock
而不是std::lock_guard
来管理与条件变量配合使用的互斥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解锁再休眠:当线程调用
wait()
函数时,std::unique_lock
会自动释放互斥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