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技术:从人体跟踪到动作方向推断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传感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人体跟踪和动作识别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Widar2.0系统以及WiDance系统的创新之处。
无线传感技术概述
无线传感主要研究射频(RF)信道特性,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来获取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包括位置、速度等语法信息,以及人类活动等语义信息。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备定位、无设备跟踪和基于Wi-Fi的手势与活动识别等方面。
不同定位与跟踪技术分析
- 基于设备的定位
- 传统方法 :通常要求物体携带发射RF信号的设备,利用精细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计算信号参数,如到达角(AoA)和飞行时间(ToF)。例如,SpotFi应用JADE算法联合估计主入射信号的AoA和相对ToF;Splicer拼接多个Wi-Fi信道的CSI测量值,以获得亚纳秒级的到达时间差(TDoA)进行精确定位;Chronos通过利用跨越多个Wi-Fi信道的子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精确的亚纳秒级ToF;WiCapture通过对发射机运动引起的CSI相位变化进行建模,实现厘米级的跟踪精度。然而,由于Wi-Fi收发器不同步,这些方法需要不规则的通信步骤来拼接多个信道以进行准确的ToF估计。
- Widar2.0的优势 :与传统方法不同,Widar2.0充分利用Wi-Fi信道的多径特性,仅通过正常的数据包传输就能计算反射路径的T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