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要说你对一件事,投入了多少时间,应该看的是你的思维时间。
暗时间: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如何减少上下文切换。
高效的习惯:
-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 抗干扰(可以通过练习出来,比如在车上,拿大头书坐着或者站着看)
设计自己的进度条
- 将任务分而治之,让整个事情有一定的进度。
-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其实是说不要轻言放弃。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
-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有些人同样有兴趣,但是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区别他们的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我最缺这一块,经常性是开不了头)。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平时我们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少会把自己的思维当成目标来思考。
-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对于选择,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尝试做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
-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如果作为程序员如果没有查过WikiPedia,没有看过几本原版电子书,没有在国内外主要邮件列表里面提过问题吵过架,没有用技术博客记录学习的独特体会,没有订阅技术牛人们的博客,怎么好意思说身在这个行业呢?)
如何有效地记忆和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记笔记时,在笔记中多加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主旨。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
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巩固长时记忆)
- 创造回忆的机会。
(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2)整理笔记。
(3)书写。 - 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
- 抽象和推广。
学习密度和专注力
非凡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专家。
真正的效率源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 意识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
如何获取专注力?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学习与思考
-
Google和Wiki。
-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
-
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仅仅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下就能够极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获取多少并不是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
利用暗时间思考,睡觉前必然要弄个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
(1)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没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
-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
(1)它的本质 是什么?
(2)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3)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
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2)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4)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5)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一环节)
(6)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习惯性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
时间和效率
-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
- 重要的事情优先。(我经常搞不清楚到底什么事情最优先)
-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比如读一本好书)
- 同时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 重视知识的本质(如何理解? 要抓住不变量,比如程序的新技术,底层知识永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基本程序设计理论,良好的编码习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计划订长一点,每天做一点点,提前1年或者几年去准备,那你的缓冲区就很长,而如果永远只盯着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来准备,缓冲区只有不够1天。比如写博客)
- 抬起来头来。时不时问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
- 退订RSS或者订阅号。
- 有时间吗? 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
- 有时间吗?看本书吧。
- 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
如何阅读?
- 问题是什么?
- 方案是什么?
- 例子是什么?
如果要解释一个现象,那么 - 现象是什么?
- 解释是什么?
- 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
- 例子是什么?
利用时间碎片:任何一点时间都可以用于阅读。
为什么看不懂?
- 看得不够使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不懂的概念就要去查)
- 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