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从不同的途径进行了探索,目前的研究和应用大多都是采取“电脑+气味发生器技术”的形式来实现气味的传输,即通过互联网上的电脑对气味发生器发出指令,使气味发生器根据指令组合其内置气味源的各种气体,从而产生所需的气味。正如图像和声音的网络传输一样,在网络中传送的实际只是数字信号,只有在接收端安装了气味发生器,才能将气味重现,这里的气味发生器的作用,就和显示器、扬声器的作用类似。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以色列著名的威茨曼研究所的数学家巴威•哈尔和生物化学家科隆•兰舍特经过长达3年的合作研究,已经能够大致分析出150种不同气味的特性。他们设想,如果能将气味的信息电子化,那就可以把这一电子信息传送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并且再在那儿把信息还原成气味。他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一个电子鼻和一个气味发生器通过因特网来传送种种气味。据介绍,电子鼻可以把气味转变为电子信息,而在线路另一端的气味发生器,在接收到这一气味信息后就可混合出真正的气味来。
这两位专家已经成功地研究出一套计算方法,此法可以把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味电子化。此外他们表示,从技术上讲已完全有能力制造气味发生器。气味发生器装有150余种不同的“气味基本元素”,在收到传来的电子信息之后,就能调制出任意一种气味来。气味发生器还可以利用贮藏在CD或DVD光盘里的信息,重新制造气味,其过程和图像处理大同小异,只是在技术上更为复杂罢了。
那么网络传输气味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如何呢?骆教授解释道,以色列科学家所设想的“气味电子化”,简言之就是“气味采集—气味远距离电子传输(有别于其他气味传送方法)—气味复现”的过程。那么要实现这一过程,当前存在的技术难关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