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朋友们,这将是我们在c语言知识的最后一节课,正如题目所言,关于文件的各种知识,你可能或多或少的听过,但一定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比如文件的后缀.c文件和txt文件为什么是这样,好,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深入的讲解。相信我,看完这篇,你一定会有很深的感触。
什么是文件
磁盘上的文件是文件。
但是在程序设计中,我们一般谈的文件有两种:程序文件、数据文件
程序文件
包括源程序文件(后缀为.c),目标文件(windows环境后缀为.obj),可执行程序(windows环境后缀为.exe)。
数据文件
文件的内容不一定是程序,而是程序运行时读写的数据,比如程序运行需要从中读取数据的文件,或者输出内容的文件。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数据文件。
在以前各章所处理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以终端为对象的,即从终端的键盘输入数据,运行结果显示到显示器上。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把信息输出到磁盘上,当需要的时候再从磁盘上把数据读取到内存中使用,这里处理的就是磁盘上文件。
文件名
一个文件要有一个唯一的文件标识,以便用户识别和引用。
文件名包含3部分:文件路径+文件名主干+文件后缀
例如: c:\code\test.txt
为了方便起见,文件标识常被称为文件名。
文件类型
根据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文件被称为文本文件或者二进制文件。
数据在内存中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如果不加转换的输出到外存,就是二进制文件。
如果要求在外存上以ASCII码的形式存储,则需要在存储前转换。以ASCII字符的形式存储的文件就是文本文件。
一个数据在内存中是怎么存储的呢
字符一律以ASCII形式存储,数值型数据既可以用ASCII形式存储,也可以使用二进制形式存储。
如有整数10000,如果以ASCII码的形式输出到磁盘,则磁盘中占用5个字节(每个字符一个字节),而二进制形式输出,则在磁盘上只占4个字节(VS2013测试)。
也就是说,如果输入10000,那在内存中就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的。
再来看一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10000;
FILE* pf = fopen("test.txt", "wb");
fwrite(&a, 4, 1, pf);//二进制的形式写到文件中
fclose(pf);
pf = NULL;
return 0;
}
运行程序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 test.txt 的文件,文件中以二进制形式存储了整数 10000。如果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可能会看到乱码,因为数据是以二进制格式存储的。
怎么看呢?这里就放一张图手把手教大家。
这里如果感觉很迷茫,没关系,后面讲到随机读写或者顺序读写的时候,我们会讲很多类似的例子。这里先给大家科普文件相关知识,先大致做个了解。
文件指针
缓冲文件系统中,关键的概念是“文件类型指针”,简称“文件指针”。
每个被使用的文件都在内存中开辟了一个相应的文件信息区,用来存放文件的相关信息(如文件的名字,文件状态及文件当前的位置等)。这些信息是保存在一个结构体变量中的。该结构体类型是有系统声明的,取名FILE.
怎么使用呢
FILE* pf = fopen("test.txt", "wb");
test.txt" 是文件名。
"wb" 是模式字符串,表示以二进制写入模式打开文件。
例如,VS2008编译环境提供的 stdio.h 头文件中有以下的文件类型申明:
struct _iobuf {
char *_ptr;
int _cnt;
char *_base;
int _flag;
int _file;
int _charbuf;
int _bufsiz;
char *_tmpfname;
};
typedef struct _iobuf FILE;
不同的C编译器的FILE类型包含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是大同小异。
每当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系统会根据文件的情况自动创建一个FILE结构的变量,并填充其中的信息,使用者不必关心细节。
一般都是通过一个FILE的指针来维护这个FILE结构的变量,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定义pf是一个指向FILE类型数据的指针变量。可以使pf指向某个文件的文件信息区(是一个结构体变量)。通过该文件信息区中的信息就能够访问该文件。也就是说,通过文件指针变量能够找到与它关联的文件。
我们用图能看的更加清晰。
好了朋友们,我们先讲到这,下一篇,我们就开始看一下读写的具体步骤,以及具体函数和内存的使用,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真的很谢谢你,我们下一篇见,你真的很棒!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