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Stack栈的实现原理

本文深入讲解了栈数据结构的概念,包括其特点、操作方法及其实现方式。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遵循后进先出的原则,主要操作有push、pop、peek等。文章还提供了栈的Python实现代码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栈-简介

栈(stack),有些地方称为堆栈,是一种容器,可存入数据元素、访问元素、删除元素,它的特点在于只能允许在容器的一端(称为栈top顶端指标)进行加入数据(push)和输出数据(pop)的运算。没有了位置概念,保证任何时候可以访问、删除的元素都是此前最后存入的那个元素,确定了一种默认的访问顺序。

由于栈数据结构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操作,因而按照后进先出的原理运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栈结构实现
栈可以用顺序表实现,也可以用链表实现。

2.栈的操作

  1. Stack() 创建一个新的空栈
  2. push(item) 添加一个新的元素item到栈顶
  3. pop() 弹出栈顶元素
  4. peek()返回栈顶元素
  5. is_empty() 判断栈是否为空
  6. size() 返回栈的元素个数

3.栈的基本实现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Mon Aug 19 23:55:55 2019

@author: Jayboy.chen
"""

class Stack(object):
    """栈"""
    def __init__(self):
         self.items = []

    def is_empty(self):
        """判断是否为空"""
        return self.items == []

    def push(self, item):
        """加入元素"""
        self.items.append(item)

    def pop(self):
        """弹出元素"""
        return self.items.pop()

    def peek(self):
        """返回栈顶元素"""
        return self.items[len(self.items)-1]

    def size(self):
        """返回栈的大小"""
        return len(self.items)

if __name__ == "__main__":
    stack = Stack()
    stack.push("hello")
    stack.push("world")
    stack.push("itcast")
    print(stack.size())
    print(stack.peek())
    print(stack.pop())
    print(stack.pop())
    print(stack.pop())

上面简单实现了一个栈的基本操作,向栈中使用push方法添加了3个元素,然后使用pop方法弹出栈栈顶的元素,很明显是按照后进先出的原理运作,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