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Oracle数据库日常运维汇总-4.10 Oracle RMAN恢复实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场景一: 使用0级备份 恢复数据库
需要0级备份+0级备份期间产生的归档日志

场景二: 使用0级+1级备份 恢复数据库
需要0级备份+1级备份+1级备份期间产生的归档日志

场景三: 使用0级+归档 备份恢复数据库
场景四: 完全恢复
场景五: 异机恢复常用命令

备份

1 启动归档

[oracle@chendb ~]$ sqlplus / as sysdba
SQL>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arch';
SQL>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format = "chendb_%t_%s_%r.arc" scope=spfile;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 startup mount;
SQL>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SQL> archive log list;

2 创建测试数据

SQL> conn cjc/***
SQL>
create table t
### Oracle 数据库日常运维操作与最佳实践 #### 一、硬件选择 对于Oracle数据库而言,合理的硬件选型至关重要。应考虑CPU性能、内存容量、存储子系统的I/O能力等因素来匹配业务需求[^2]。 #### 二、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优化 针对Linux环境下的Oracle部署,建议采用ext4或XFS这样的高性能日志型文件系统;同时调整内核参数如共享内存设置(shmmax),以适应大型数据库实例的需求。 #### 三、数据库版本选择 保持使用官方支持周期内的最新稳定版可以获取更好的安全性保障和技术服务响应速度。此外,在升级之前务必进行全面测试验证新旧版本间的兼容性差异。 #### 四、参数优化 通过AWR报告分析等待事件分布情况找出瓶颈所在,并据此微调初始化参数(init.ora)中的各项配置项比如SGA大小、PGA聚合目标等达到最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 五、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 建立完善的物理/逻辑双重备份机制并定期演练整个还原流程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灾难恢复作业。利用RMAN工具简化这一过程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人为误操作风险。 #### 六、性能监控与调优措施实施 借助Grid Control或其他第三方平台持续跟踪记录关键指标变化趋势及时预警潜在隐患;深入研究执行计划(EXPLAIN PLAN), 对慢查询语句进行针对性改进提高整体吞吐量水平。 #### 七、安全管理强化 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分配原则遵循最小授权法则;启用审计功能追踪敏感操作行为防止内部人员滥用职权造成泄密事故的发生;加密传输通道保护重要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不被窃听篡改。 #### 八、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方案规划 构建基于Data Guard的日志传送架构实现同城异地灾备中心之间的实时同步复制;引入Flashback特性允许用户回滚至指定时间点的数据状态以便应对意外删除等情况发生时迅速恢复正常运作秩序。 ```sql -- 创建闪回归档表空间 CREATE FLASHBACK ARCHIVE fla_01 TABLESPACE users QUOTA 1G RETENTION 7 DAY;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