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我们来对 Oracle 19C 数据库中的 V$CALLTAG 动态性能视图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解析。
这个视图相对冷门,但与 Oracle 的高可用性和故障恢复特性密切相关。它提供了关于 Application Continuity 和 Transaction Guard 功能中“调用标签”的运行时信息。
1. 作用与简介
核心作用:
V$CALLTAG 动态性能视图用于显示当前数据库中正在使用的或最近被使用的“调用标签”(Call Tag)的信息。调用标签是 Oracle 高可用性架构中,特别是 Application Continuity (AC) 和 Transaction Guard 特性,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数据库调用(或一个业务请求)的标识符。
背景知识:
- Application Continuity (AC): 一种高可用性技术,旨在对应用程序屏蔽计划内或计划外的数据库中断。在中断发生后,AC 会尝试重放中断期间正在进行的事务,从而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 Transaction Guard: 提供一个安全的重试机制,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提交结果”的令牌,确保应用程序不会在数据库故障后重复提交事务。
- 调用标签 (Call Tag): 在上述机制中,应用程序(通常由应用服务器或驱动程序中间件生成)为每个数据库调用附加的一个唯一标识符。这个标签帮助 Oracle 在故障转移后识别和重放特定的请求。
V$CALLTAG 视图提供了这些标签在数据库内部的可见性。
2. 使用场景
-
诊断与监控 Application Continuity:
- 当部署和使用 AC 时,DBA 或开发者可以使用此视图来验证调用标签是否被正确地从应用程序传递到了数据库端。
- 监控当前有哪些活跃的调用标签,以及它们的状态。
-
故障排查:
- 如果在 AC 故障转移和重放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此视图检查相关的调用标签信息,辅助排查是标签缺失、重复还是其他问题。
-
性能分析:
- 理论上,可以分析特定调用标签所关联的会话正在执行的操作(通过关联
V$SESSION等视图),但这不是其主要用途。
- 理论上,可以分析特定调用标签所关联的会话正在执行的操作(通过关联
-
审计与合规:
- 对于有严格审计要求的系统,调用标签可以用于追踪一个业务请求在整个系统链路中的执行情况。
V$CALLTAG提供了数据库侧的记录。
- 对于有严格审计要求的系统,调用标签可以用于追踪一个业务请求在整个系统链路中的执行情况。
3. 字段含义详解
V$CALLTAG 视图的结构相对简单,每条记录代表一个调用标签。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含义 |
| :— | :— | :— |
| TAG | VARCHAR2(512) | 调用标签本身的内容。这是一个由应用程序传递过来的、唯一标识一个业务请求的字符串。 |
| STATUS | VARCHAR2(16) | 该调用标签的当前状态。 |
| | | • ACTIVE: 此调用标签当前正被一个活跃的数据库会话使用。 |
| | | • COMPLETED: 与此调用标签关联的请求已完成(成功或失败)。这是历史记录。 |
| SESSION_ID | NUMBER | 正在使用或最后使用此调用标签的会话标识符 (SID)。可与 V$SESSION 视图关联,获取会话的详细信息。 |
| SERIAL# | NUMBER | 会话的序列号。与 SESSION_ID 一起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会话(因为 SID 可能会被重用)。 |
| XID | RAW(8) | 与调用标签关联的事务标识符 (Transaction ID)。如果调用标签正在一个事务上下文中被使用,此字段会显示该事务的ID。可与 V$TRANSACTION 视图关联。 |
| LAST_CALL | VARCHAR2(10) | 指示这是否是会话中的最后一个调用(内部使用)。 |
4. 相关视图与基表
-
相关动态性能视图:
V$SESSION: 最重要的关联视图。通过SESSION_ID和SERIAL#关联,可以获取使用该调用标签的会话的详细信息,如USERNAME,OSUSER,MACHINE,PROGRAM,MODULE,ACTION, 以及正在执行的 SQL 语句等。V$TRANSACTION: 通过XID关联,可以获取关联事务的详细信息,如事务开始时间、使用的撤销段等。GV$CALLTAG:V$CALLTAG的全局版本,在 Oracle RAC 环境中显示所有实例上的调用标签信息。
-
基表 (Underlying Table):
- 与绝大多数
V$视图一样,V$CALLTAG没有直接对应的基表。 - 它是一个动态性能视图,其数据来源于 SGA 中的内存结构。当应用程序通过 OCI、JDBC(使用 Oracle 通用连接池/UCP)或 ODP.NET 设置调用标签时,该信息会在会话的上下文或事务结构中维护。
- 该视图通过查询底层未公开的 X$ 表(具体表名未公开,可能与事务和会话结构相关)来获取信息。严禁直接查询X$表。
- 与绝大多数
5. 底层详细原理
-
调用标签的传递:
- 应用程序在发起数据库调用前,通过调用 API(如 JDBC 的
oracle.jdbc.OracleConnection.setCallTag())设置一个标签字符串。 - 当这个调用(如一个
SELECT或UPDATE语句)被发送到数据库时,该标签信息也随之传递。 - 数据库内核接收到请求后,会将此标签与执行该请求的服务器进程和会话上下文关联起来。
- 应用程序在发起数据库调用前,通过调用 API(如 JDBC 的
-
在Application Continuity中的作用:
- 在发生数据库故障(如实例崩溃)时,正在进行的事务可能会被中断。
- 支持 AC 的客户端驱动或中间件会捕获到错误,并在重新连接到数据库(可能是备用实例)后,发起重放请求。
- 重放请求会携带相同的调用标签。
- 数据库端可以利用这个标签来识别这是一个重放请求,并可能利用一些内部记录来确保重放的幂等性(即不会重复产生副作用),或者避免重复执行已经完成的操作。
-
视图数据来源与生命周期:
- 当一个带有调用标签的请求到达数据库时,一条记录会在内存结构中创建,其
STATUS被设置为ACTIVE,并关联上当前的SESSION_ID和SERIAL#。 - 当请求执行完毕(无论成功或失败),该记录的
STATUS会被更新为COMPLETED。它可能会在内存中保留一段时间以供诊断,最终会被老化清除。 - 查询
V$CALLTAG视图就是访问这个内存中的标签列表。
- 当一个带有调用标签的请求到达数据库时,一条记录会在内存结构中创建,其
6. 常用查询SQL示例
1. 查看所有当前活跃的调用标签及其会话信息
SELECT ct.tag,
ct.status,
ct.session_id,
ct.serial#,
s.username,
s.program,
s.module,
s.action
FROM v$calltag ct
JOIN v$session s ON ct.session_id = s.sid AND ct.serial# = s.serial#
WHERE ct.status = 'ACTIVE';
2. 查找特定的调用标签(用于故障排查)
SELECT ct.*, s.username, s.osuser, s.machine
FROM v$calltag ct
LEFT JOIN v$session s ON ct.session_id = s.sid AND ct.serial# = s.serial#
WHERE ct.tag LIKE '%<your_specific_tag_pattern>%'; -- 替换为你要查找的标签特征
3. 按状态统计调用标签的数量
SELECT status, COUNT(*) AS tag_count
FROM v$calltag
GROUP BY status;
4. 检查调用标签与事务的关联
SELECT ct.tag, ct.status, ct.xid, t.start_time
FROM v$calltag ct
JOIN v$transaction t ON ct.xid = t.xid;
5. 在RAC环境中全局查看调用标签(使用GV$)
SELECT inst_id, tag, status, session_id, serial#
FROM gv$calltag
WHERE status = 'ACTIVE'
ORDER BY inst_id;
总结
V$CALLTAG 是一个高度特化的动态性能视图,其主要价值体现在部署了 Application Continuity 和 Transaction Guard 的高可用性环境中。
- 核心价值:提供了数据库内部对调用标签的可见性,这是实现透明故障转移和请求重放的关键技术细节。它是诊断AC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
- 监控重点:
TAG: 标签内容本身。STATUS: 标签是处于活跃还是已完成状态。SESSION_ID和SERIAL#: 与标签关联的会话,用于进一步诊断。
- 使用哲学:
- 对于绝大多数未使用AC特性的常规数据库,此视图通常是空的或记录很少,无需关注。
- 一旦部署了AC,此视图就成为验证配置是否正确、排查重放故障的关键切入点。
- 总是将其与
V$SESSION视图关联使用,以获得完整的诊断信息。
准确理解 V$CALLTAG,对于管理和维护基于 Oracle Application Continuity 构建的高可用、强韧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小Chen》
7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