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定位
简单来说,操作系统就是一款进行软硬件资源管理的软件。
设计操作系统的目的
- 与硬件进行交互,管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
- 为用户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操作系统之上之下分别有什么
首先,我们肉眼可见的就是计算机实物,也就是计算机底层的硬件。这些硬件看似是一个个罗列出来的,但实际在底层都遵守冯诺依曼的组织形式。

而单单只有这些硬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软件来对这些硬件进行管理。例如,内存何时从输入设备读取数据?读取多少数据?内存何时刷新缓冲区到输出设备?是按行刷新还是全刷新?这些都是由软件进行管理的,而这个软件就是操作系统(Operator System)。

此时这里有一个问题:难道操作系统直接和底层硬件打交道吗?
举个例子,如果操作系统自己来完成键盘的读取操作,那么只要你的键盘读取方式进行了改变,那么操作系统的内核源代码就需要进行重新编译,这对操作系统来说维护成本太高了。
于是我们又在操作系统与底层硬件之间增加了一层驱动层,驱动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单独去控制底层硬件的。例如,键盘有键盘驱动,网卡有网卡驱动,硬盘有硬盘驱动,磁盘有磁盘驱动。驱动简单来说就是去访问某个硬件,访问这个硬件的读、写以及硬件当前的状态等等,驱动层就是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而驱动一般是由硬件制造厂商提供的,或是由操作系统相关的模块进行开发的(例如网卡)。
此时操作系统就只需关心何时读取数据,而不用关心数据是如何读取的了,也就是完成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解耦。<

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负责内存、驱动、文件和进程的管理。它通过驱动层与硬件交互,提供系统调用接口,并通过库函数供用户使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的描述和组织,类似于现实世界中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4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