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Energy-Aware Partitioning of Tasks onto a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Platform
Least Loss Energy Density Algorithm (LLED)最小损耗能量密度算法
先计算任务τi在m个处理器核心上的能量密度EDmi。能量密度是任务在各个核心上的单位时间的平均能耗。
再计算任务能量密度差DD,在处理器核心j能量密度差是任务τi在其他核心上能量密度比在核心j上稍大的能量密度减去在该核心上的能量密度,
该任务在该核心上的能量密度差=在其他核心上稍大的能量密度—在该核心上的能量密度。
再根据任务的能量密度差进行降序排列。
尝试将任务都分配给最适合的核心,可是每个核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针对任务的能量密度差DD对任务进行排序,然后按顺序将任务分配给核心。(任务的能量密度ED是其在各自核心类型上的单位时间的平均能耗。)
当任务不能分配给最佳核心时,采用能量密度差进行分配。
分为两个阶段:
A、first phase of allocation :reduce a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LLED、Max-min
B、second phase of optimization :trades tasks a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processors to use efficient sleep states to reduce
static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LLED-SP、Max-min-SP
两种场景:1、高效的睡眠状态和低转换能耗。
2、低效睡 眠状态和高的转换能耗。
以FF算法归一化比较LLED和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