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实时复制任务的成与败,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被复制数据本身情况,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自身运行状况,网络通讯方面,系统架构设计和实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等等。面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IBM 公司专业化实施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我们这次分享的 IBM InfoSphere CDC性能调优的重点内容。
1. 明白数据复制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改善并提升数据复制作业性能是双向互动的操作,以满足业务需求和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其原因是:
- 当对某个运行进程作了调优,并解决了该方面的性能瓶颈后,可能在该进程的上游或下游地方,又产生了新的性能瓶颈,让你很难能做到调整某一部分,就能解决性能上存在的全部问题。
- 数据复制过程中,业务运作在不同时间段内会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业务交易时间段,数据实时变更频繁,对 CDC 时延(Data Latency)要求较高,才能达致业务目标;但是,在业务日终结算处理时间段,则更多地聚焦于海量数据的后期加工和批量处理,反而对 CDC 时延(Data Latency)要求较低。
因此,我们在优化数据复制的作业运行性能时,一切以业务需求为目标,采取合适手段来解决问题。否则,难以两全其美,还影响业务运作。
2. 监控总体性能情况
在确定调优方案前,需要监察 CDC 数据复制作业的总体性能状况,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