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个实习生,问我使用RPointArray<HBufC> a;
然后调用 a.RestAndDestroy().会不会产生内存泄露。
我凭感觉,认为是会造成内存泄露,理由是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过必须继承于CBase内的指针,再能正确析构。
为了验证,我写了如下的代码:
class CExample
{
public:
CExample()
{
iPtr = new(ELeave) TInt[100];
}
~CExample()
{
delete iPtr;
iPtr = NULL;
}
TInt* iPtr;
};
RPointerArray<CExample> array;
for(TInt i = 0; i < 10; i++ )
{
CExample* t = new(ELeave)CExample;
array.Append(t);
}
array.ResetAndDestroy();
调试进入,发现即使CExample未继承CBase,
调用 array.ResetAndDestroy() 仍然会进入CExample的析构函数。
究其原理,因为使用了动态模板<>,虽然在RPointArray的源码中,对象保存在TAny* 类型的指针中,但由于使用了<>,
编译器可以获得存放的对象的信息,因此析构的时候仍然可以执行到挣钱的析构行数。
至于为什么symbian强调在堆上创建数据的类要继承CBase呢,
原因在于 清除栈
在CleanupStack里面有3个PushL()版本,分别是PushL(TAny *aPtr), PushL(CBase *aPtr) 和 PushL(TCleanupItem anItem), 我们来看看清除栈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我们是这样使用的:
CTest* test = CTest::NewL(); // CTest 是一个继承自 CBase的类
CleanupStack::PushL( test );
test->FunL();
CleanupStack::PopAndDestroy();
上面对清除栈的只用方法是常规的,把指针"test"推入清除栈,因为FunL()可能会异常退出,之后,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就弹出这个指针并且销毁它。我们仔细考虑一下清除栈在调用PopAndDestroy()时是如何做到销毁对象的,根据sdk帮助文档 :
“如果在清除栈上的项是一个CBase* 指针,那么这个指针将被从清除栈上移除并且这个对象将被销毁!如果在清除栈上的项是一个TAny* 指针,那么这个指针将被从清除栈中移除并且所占据的内存 被User::Free()释放。”
为什么清除栈必须区分指针的类型是CBase*或者TAny*?因为一个类提供的析构函数可能是私有的!如果一个类有一个私有析构函数,那么对调用这样的指针将是错误的。因此系统 只是调用User::Free()来释放对象占据的内存,但是不会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
继承CBase的类发生了什么?如果你看一下e32base.h(CBase的声明在里面,实际上只是部分声明?),你会发现CBase有一个公共的虚析 构函数,这样可以确保清除栈可以在CBase和CBase的子类的指针上调用delete。这对于把一个非继承自CBase类的指针推入清除栈是一个好的 办法,清除栈不会调用这种类的析构函数,因此,大多数时候,你会把CBase子类对象推入清除栈,而对于其它类型的类永远都不在堆上分配内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