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ySQL存储引擎概述
把连接管理,查询缓存,语法解析,查询优化这些并不涉及真实数据存储的功能划分为 MySQL server的功能,而真实存取数据的功能划分为存储引擎的功能。所以MySQL server完成了查询优化后,只需按照生产的执行计划调用底层存储引擎提供的API,获取到数据后返回给客户端。
MySQL提出了存储引擎的概念。简而言之存储引擎就是指文件系统中存储表已经表数据的类型。其实存储引擎以前叫做表处理器,后来改名为存储引擎。
存储引擎是MySQL的组件,用于处理不同表类型的SQL操作。不同的存储引擎提供不同的存储机制、索引技巧、锁定水平等功能,使用不同的存储引擎,还可以获得特定的功能。
使用哪一种引擎可以灵活选择,一个数据库中多个表可以使用不同引擎以满足各种性能和实际需求,使用合适的存储引擎,将会提高整个数据库的性能 。
MySQL服务器使用可插拔的存储引擎体系结构,可以从运行中的 MySQL 服务器加载或卸载存储引擎 。
查看存储引擎
show engines;
列(字段)说明:
- Engine:表示存储引擎名称。
- Support:表示是否支持该引擎:YES 支持,NO 不支持。DEFAULT 表示默认支持的存储引擎。
- Comment:表示对存储引擎的描述。
- Transactions:表示存储引擎是否支持事务:YES 支持,NO 不支持。
- XA:表示存储引擎是否支持分布式事务:YES 支持,NO 不支持。
- Savepoints:表示该存储引擎是否支持部分事务回滚:YES 支持,NO 不支持。
设置存储引擎
-- 建表时指定存储引擎。默认的就是INNODB,不需要设置
CREATE TABLE t1 (i INT) ENGINE = INNODB;
CREATE TABLE t2 (i INT) ENGINE = CSV;
CREATE TABLE t3 (i INT) ENGINE = MEMORY;
-- 修改存储引擎
ALTER TABLE t ENGINE = InnoDB;
-- 修改默认存储引擎,也可以在配置文件my.cnf中修改默认引擎
SET default_storage_engine=NDBCLUSTER;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
①InnoDB:用于事务处理应用程序,支持外键。对事务的完整性有较高要求,除了查询和插入操作外,还有很多更新和删除操作。有效的降低由于删除和更新导致的锁定,还可以确保事务的完整提交和回滚。实现了四个标准的隔离级别,默认级别是可重复读。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Next-Key Locking 防止幻影读。
- MySQL 3.23.34 就有了InnoDB 存储引擎,在 5.5 之后,默认采用了InnoDB 引擎。
- InnoDB 是 MySQL 的 默认事务型引擎,它用来处理大量的短期的事务。可以确保事务的完整提交(Commit)和回滚(Rollback)
- InnoDB 是 行级锁(操作时只锁某一行,不对其它行有影响,适合高并发操作)
- 数据文件结构:
- 表名.frm 存储表结构(8.0 之后,合并在 表名.ibd 中)
- 表名.ibd 存储数据和索引(8.0 之后,存储表结构,数据和索引)
- InnoDB 就是 为处理巨大数据量的最大性能而设计的。
- 相比 MyISAM 存储引擎,InnoDB 写的处理效率差一些,并且会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以保存数据和索引
- InnoDB 存储引擎 不仅缓存索引还要缓存真实数据,对内存要求较高。
- 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聚簇索引)索引既数据。
- 在开发中,除非有非常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其他的存储引擎,否则应该优先考虑 InnoDB 引擎。
②MyISAM:如果应用是以查询和插入操作为主,只有极少更新和删除操作,并且对事务的完整性没有要求,没有并发写操作。
- 5.5之前默认的存储引擎
- MyISAM 提供了大量的特性,包括全文索引,压缩,空间函数(gis)等...
- 但MyISAM 不支持事务,行级锁,外键,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 崩溃后无法安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