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前言
在网络的配置中,我们很多时候会碰到一种场景——有两台不同网段的边界路由器,他们之间要进行相互通信,此时应该怎么办?采用路由协议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何为路由协议?简单来说路由协议是一种指定数据包转送的网上协议,在不同路由器之间共享信息。常见的路由分为三种,接下来可以根据表1-1来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
路由分类 |
路由解释 |
性能与效率 |
适用范围 |
直连路由 |
由设备自动生成指定向本地的直连路由 |
计算量较小,一般是两台直连设备自动创建 |
一般在同网段直接连接的设备,场景较小 |
静态路由 |
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条目 |
计算量较小,由管理手工配置 |
适用中小网络,不复杂的网络环境 |
动态路由 |
路由器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 |
更高的计算量,更快的收敛和路径选择 |
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以及大型网络 |
今天的文章主要讲述静态网络以及通过HCL模拟器实现静态路由实验配置。
第2章 静态路由相关概念
2.1 Destination (Mask)
表示此路由的目的网络地址与网络掩码。将目的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运算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例如: 目的地址为1.1.1.1,掩码为255.255.255.0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为1.1.1.0.
2.2 Protocol
表示该路由的协议类型,也即路由器是通过什么协议获知该路由的。
2.3 Preference
表示此路由的路由协议优先级。针对同一目的地,可能存在不同下一跳、出接口等多条路由,这些不同的路由可能是由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也可以是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数值最小)者将成为当前的最优路由。
2.4 Cost
路由开销。当到达同一目的地的多条路由具有相同的路由优先级时,路由开销最小的将成为当前的最优路由。
2.5 NEXTHOP
表示对于本路由器而言,到达该路由指向的目的网络的下一跳地址。该字段指明了数据转发的下一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