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写多人物故事的小说作者,我太懂群像创作的痛了:明明设定了十个角色,写出来却像十个复制人。去年开始用DeepSeek辅助创作时,AI生成的角色总顶着“霸道总裁”“傻白甜学妹”这类标签。直到我摸透这套方法,才真正让纸片人“站”了起来。
一、新手避坑指南:我踩过的三个雷
上周有位朋友想写职场群像,输入提示词:“写五个不同性格的同事”。结果生成了清一色的“雷厉风行总监”“温柔前台小妹”——问题出在哪儿?
-
模糊描述是死穴
“不同性格”这种词对AI如同隔靴搔痒。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销售主管说话前必转三下笔,程序员工位堆满能量饮料罐,财务妹子每天换彩色发圈...”
调整后提示词示例: “设计五位常加班的互联网同事: - 强迫症销售主管发言前转笔三次 - 程序员囤积成山的能量饮料罐 - 财务女孩用发圈颜色代表心情...”
效果立现:当“内向”变成“总缩在茶水间角落啃指甲”,人物瞬间有了呼吸。
-
缺失记忆锚点
没有具体行为习惯的角色就像没指纹的人。我曾生成过20个“开朗健谈”的角色,直到加入反常细节:“总把‘不好意思’挂嘴边的外卖员”“批发老板计算器按键磨得发白”。 -
孤岛式人设
角色间没关联?试试关系触发器:“穿校服的女孩偷瞄画设计图的男人”“外卖员与咖啡师用眼神交流躲老板”。冲突或羁绊让人物自然交织。
二、我的万能公式:场景坐标+反常细节+关系网
经半年测试(失败过137次,别问我是怎么数的),我总结出这套结构:
1. 场景坐标精准到骨子里
× 错误示范:“咖啡厅里的三个人”
√ 正确操作:“工作日下午三点,社区咖啡馆靠窗位坐着三位常客”
2. 用反常细节替代形容词
-
不用“内向”→改用“穿格子衫配荧光绿跑鞋的中年男人”
-
不用“节俭”→改用“保温杯装冰美式的孕妇”
实战案例:城中村群像
“生成六位租客: - 凌晨练美声的退休教师,阳台种着蔫月季 - 纹花臂的快递员,每日给流浪猫带鱼骨 - 西装卖保险的应届生,电动车筐里总有半块煎饼...”
神奇变化:当月季、鱼骨、煎饼这些具象物出现,AI自动构建出烟火气的关系网。
三、高阶技巧:让角色带着故事感出场
1. 物品追踪法
给角色打上物质烙印:
-
钥匙串挂小黄鸭的房东太太
-
挎着掉皮公文包的中年会计
2. 时间错位法
打破常规作息:
-
凌晨四点遛狗的失眠编剧
-
下午三点喝啤酒的烧烤摊主
3. 矛盾组合法(最强杀招)
叠加冲突特质:
-
开保时捷收租却踩人字拖的包租公
-
背香奈儿却蹲菜市场扒葱的富太太
菜市场摊贩模板
“创建五位摊贩: - 戴金丝眼镜记账用平板的水产老板 - 豆腐摊上永远摊着英文小说的大婶 - 手机循环放《歌剧魅影》的卖菜小伙...”
关键点:当“卖豆腐”和“英文小说”碰撞,塑料感立刻消失。
四、我的创作神器推荐
最近发现超好用的笔灵AI小说工具
(直达链接:https://ibiling.cn/novel-workbench?from=csdnnovelgx612),尤其适合多线叙事:
✅ 小说爆款结构拆解
✅ 自动生成故事大纲
✅ 黄金开头急救包
✅ 短篇速写功能
写在最后
用DeepSeek写群像像玩拼图,而提示词就是带凹槽的拼块。下次写作时,试试把“性格开朗”换成“把谢谢当标点用的外卖员”,将“精明商人”改成“计算器数字键磨花的批发老板”。当细节具体到能闻见汗味,人物自会推开纸面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