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糊涂-------崇祯不是个好CEO

崇祯与大明之殇
本文探讨了崇祯皇帝的执政能力及其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如何导致明朝最终灭亡。文章认为崇祯虽勤政,但在双线作战及败退时的战略部署不当,是导致明朝覆灭的关键因素。

        周末看了高晓松的《南明悲歌》和罗胖的《南明为什么扛不住》,也来凑凑热闹,谈谈我对崇祯皇帝的看法。

        崇祯皇帝本身能力还是不错,初登大位,不动声色,摧毁专权的九千岁,其才能可见一斑,在位期间,宵衣旰食,朝乾夕惕,极为勤政,但却最后落得身死煤山,成为亡国之君……

        为什么如此励精图治,最后却身死国灭?是确如一些人所说:明之亡于万历,崇祯接手的就是个烂摊子,内忧外患,无力回天吗?我认为,更多的原因在于崇祯只是个将才,却非帅才,作为皇帝,本应关注的大战略方面,而崇祯却更多的关注一些具体事务,在重大战略问题的选择上犹豫不决,进退失据,导致不但自己身死社稷,也导致明朝彻底灭亡……

        双线作战是崇祯重大的战略失误

        双线作战以致内外交困,腹背受敌。无论与农民军或清军随便一方媾和,以明末的国力和诸将的战力,最不济也可先解决掉农民军,解除内忧,然后可积累军力,徐图清军。就如汉之于匈奴,唐之于突厥。可惜崇祯被一帮清流士大夫所累,不敢拍板,可叹可惜……

        败退之际全无战略部署,为南明之崩溃种下祸根

        已经兵临城下,不南渡迁都,也不对太子有所安排,对身后之事更是全无战略部署,而是煤山自尽,以致南明无共主,军阀各自拥戴宗室,陷于内战,长江天险被清军不费吹灰之力而破。在如此重大关键战略上,无作为至此……

        反观后世,蒋公中正,作为领袖之权威想必不如皇权时代崇祯,但以明为鉴,坚持单线作战,最后国共携手,共御外侮,是为抗战胜利之一大因。南京危急之际,迁都重庆,统筹后方之力,八年抗战,终得胜利,设想如果蒋先生在南京以身殉国,那抗战的结果,我看就有点悬了……

       假如明朝可以比作一个公司的话,那崇祯皇帝就是CEO,作为CEO,首要的便是要有大局观,要能从战略上把控方向,崇祯无论是攻伐、抑或退败,大战略上都处置失当,实是对大明江山的倾覆负有不可推卸之责。

        对于公司来讲,一个公司的CEO,对外需关注产品战略、营销战略、对内需关注人才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大战略。比如产品战略上,是集中资源办大事,还是多产品并行?营销战略上,是否要建立统一战线,尽可能联合合作伙伴,共同面对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人才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财务管理需要推行什么样的战略?

       无论皇朝的帝王,还是公司的CEO,作为一个组织的首脑,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在大战略上能正确把控;手握方向盘的人,一定要大方向清楚,不能乱开一气,否则,不是南辕北辙,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便是一路乱撞,悬崖翻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