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宸铭 2月25日 早读 】
道家炼气,以静入手。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
我非常推崇诸葛亮的《诫子书》,里面从世俗的角度,把静讲的非常透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仔细想来果如其是,人心不静,不能明达,更不能致远。无独有偶,曾国藩也有《诫子书》,其中说,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心静则气纯,浮躁则气杂,气杂则难以成事。
现实世界中,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有处在陌生环境手足无措,言语失据的情况,这就是内心不静,因而失去自我,不静,因为不自信,因为不坦然,因为不能潇洒自若,因为对陌生有着恐惧。
人生之大恐惧,无过于死亡,庄子云,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意思是说:“一个人寿命长短,是勉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
这是至高无上的坦然,坦然者,心静也,不是说尝试过,不陌生了,就能坦然,而是心静到一定程度,就不会为变化所吸引所诱惑,产生图希产生不必要的欲望。
所以练习心静,是一生的要务,也是修行最主要的功课。
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静坐也好,打坐也好,单盘、双盘、散盘,都可,只要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
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
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炼功,也易于入静。屋里东西不宜过杂,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
【张宸铭 2月25日 晚课 】
【风地观】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观下瞻上,吉凶未定。凡事不可轻下决定,需要再观察一下局势。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观卦的意思里,有想人希求的内涵,另外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观望和等待。观卦的等待与需卦、艮卦、小畜卦、临卦的等待,都不一样,而是一种面临变数的等待,前方时机不明,即将产生变数,所以必须观望等待。
观卦还有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意思,要看到客方的本质而不限于现象,以避免因观察失误而行动错误,以致遭受损失。
观卦还有主客两方相互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风行地上,一个动一个静,相互不干涉,不牵连。我的经验是,见到观卦,不管在哪个位置,当局者必定心思混乱拿不定主意,而且一定错过了最佳的时机,退而求其次。风就是进退,吹来吹去,所以进退这两个字,内外有别。所以观卦,还有随时准备撤火后退的意思,见势不妙拔腿就溜。
风在上,地在下,任你再吹,也难以改变局势,所以观卦,又有临大局,不可妄动,但不能自行其是,因为改变不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