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该博客介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其思想内容分个人领域、公众领域、自我提升和完善三部分。个人领域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习惯;公众领域有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统效习惯,还对各习惯进行了相关阐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果让我说一下哪本书被名字坑掉的话,那就是这本书无疑了…………

一、全书概要

拋头去尾,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 个人领域
  2. 公众领域
  3. 自我提升和完善

关于个人领域,赋予个人使命感

  1. 积极主动的习惯:
  2. 以终为始的习惯:自我领导    个人追求的顶层设计
  3. 要事第一的习惯:自我管理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求变,应由内而外

以原则和价值观为基础,确立各个生活中心和人生角色的终极目标

高效的人生应该将生活的重心平衡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物

这三个习惯对应了我们作为人的四种品质:自我意识、想象力和良知、自我意志。

关于公众领域,赋予人际间的安全感,可靠可信赖

  1. 双赢思维的习惯:人际领导    人际交往的顶层设计
  2. 知彼解己的习惯:人际管理_沟通
  3. 统合综效的习惯:人际管理_合作

培养双赢思维,首先要有双赢品质,在此基础上才能与他人建立双赢关系,进而在管理、人际交往中制定双赢协议。这一切都需要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即要有双赢氛围

关于积极主动,有以下摘录
1.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2. 对于人而言,消极被动的反应模式就如巴甫洛夫所做的关于狗的实验。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

“人类终极的自由”: 维克多·弗兰克尔身为犹太人,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地,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在遭遇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者能力。

3. 生而为人,如果也像动物一样,只听命于本能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发展自然极其有限但是若能加以开发和锻炼,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我们最大的能力。
4. 积极主动的人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刺激的回应方式。
  • 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起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
5. 弗兰克尔指出,人生的价值观主要有三种:
  • 经验价值观:来源于亲身经历;
  • 创造价值观:来源于个人独创;
  • 态度价值观:面临绝境时的回应,比如死亡。
    逆境往往能够激发思维转换,使人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世界、自己与他人,审视生命的意义,进而思考如何回应,这种更宽广的视角反映的就是可以提升和激励所有人的态度价值观
6. 看一个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哪些事物,就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 关注圈和影响圈 :在关注圈的范围内,有些事物在自己能力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它们构成了我们个人的影响圈。专注于影响圈事物并慢慢扩大才是正确之道。
  • 想要看看自己最近学习工作状态怎么样,就直接罗列一下近期都干了些什么,到时候就知道什么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了
关于以终为始,书有以下摘录
  1.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2. 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3.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让影响圈外的人或事控制了自己,其生活轨迹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环境压力,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制约。
  3. 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再成功的管理都无法弥补领导的失败,而领导难就难在常常陷于管理的思维定式难以自拔。为人父母者也难免走入管理的误区,只想到了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目标、方向和亲情。
  4. 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者其他角色,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它还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牢记这些价值观,因为这会让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以价值观为行为准则,一旦生活有变,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应变之道,无须受制于情绪或者外界环境。
  5. 休太长的假,看太多的电影或电视,打太多的电子游戏,长期无所事事,都等于浪费生命,无异于增长智慧,激发潜能,增进安全感或指引人生,只不过制造了更多的空虚而已。
  6. 以朋友或者敌人为中心的人没有内在安全感,自我价值变化无常,受制于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人生方向也取决于他人的回应,时时揣摩如何反击;他们的智慧受限于以敌人为中心的偏执心理;毫无力量可言,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7.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是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关于要事第一,有以下摘录
  1. 高效能人士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遇。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
  2. 个人管理的重点在人,不在事。行事固然要讲求效率,但以原则为中心的人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得失。因此有效的个人管理偶尔须牺牲效率,迁就人的因素。
  3. 挫折多来自有所期望,而这期望反映的却是社会价值观,不是个人的价值观。若想要克服因社会价值观而产生的内疚感,可以依靠习惯二——以终为始。
关于双赢思维,有以下摘录
  1. 诚然,在竞争激烈和信任薄弱的环境中我们需要赢/输模式。但是,竞争在生活中只居少数,我们不需要每天都和配偶、孩子、同事、邻居、朋友竞争。
  2. 成熟,这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 和赢/输模式的人打交道是对双赢的最大考验。一般来说。同赢/输模式的人打交道,关系很重要。你要以影响圈为核心,通过以礼相待,尊重和欣赏对方及其观点来进行感情投资。
  4. 如果对下属信任,那么只需要放手,只要实现制定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只需要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其实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放手,让有责任心、积极处事以及具有自我领导能力的人独立完成任务。
  5. 自我评估更能激人上进。在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里,自我评估的结果更加精确,因为当事人最清楚实际进度,自我洞察远比旁人的观察和测量准确。
关于知彼解己,有以下摘录
  1. 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2. 表达自己也是谋求双赢之道所必不可少的,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这通常需要相当的勇气
关于综合统效,有以下摘录
  1. 不要在意别人的无理行径,避开那些消极力量发现并利用别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认识,扩展自己的视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