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没有了兴奋点



曾经走马观花式地采访了宝鸡市的信息化,回来后的一点感觉,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依然“故我”。

  宝鸡的城市信息化应当说做得比较扎实,发展思路也比较清晰。但是,就制造业信息化而言,与该市整体信息化相比较,就觉得缺少亮点了。
  如果谈我个人的感觉,可能绝对不仅仅是宝鸡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处于这样的“停顿”状态,应当说是一个带有普遍的现象。虽然我并没有更多地走访其他城市。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各种信息系统像撒胡椒面一样,在各类型企业已经采用,但是,我认为,首先是企业整体发展没有更大的变化,因此,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会明显增强和突变,这,可能是制造业信息化外围大环境的制约因素;同时,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企业内在的需求动力可以说已经“穷尽”,内因的调动和积蓄力量开始“衰退”,因此,信息化进展不明显;从外围环境上看,地方的指导策略也没有新的研究对策和策略,似乎也对企业目前的状况束手无策了,制造业信息化已经“程序化”:企业从CAD“起家”,再PDM、再ERP、再……。像宝鸡,更多的精力转向了农业信息化等能够出“亮点”的项目上,热情高涨、红红火火;最后,是从国家层面,没有找到新的“兴奋点”和“抓手”,当然就缺少了方向和动力……
  宝鸡信息化采访了陕西开关厂、宝鸡机床厂、宝鸡石油机械厂、宝光公司、(农业)天马贸易公司、唐村蔬菜专家大院、苗木专家大院,宝鸡生产力促进中心、宝鸡科技局等地方。几个制造业企业,接触到的主要是CIO,对他们的印象,宝石机、宝光的CIO对信息化理解深刻,思路明确,因此,企业的信息化步伐稳健,扎实;陕西开关厂虽然在开关行业内技术能力目前尚领先,但是,CIO思想比较保守,企业整体信息化层次略低,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介于中间层次的是宝鸡机床厂,企业这两年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信息化应当说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厂区搬迁都有较大的促进和发展机遇。
  针对这样的状况,无论从国家的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的层面,重要的是要对不同应用层次的企业,组织行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进行深入调查,从促进企业产品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角度进行诊断,对企业信息化需求进行判断,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另外,对企业CIO进行再培训,提高水平,促进信息化深化应用。

  如今已经进入“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阶段,政府、地方部门、媒体、厂商如何引导企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