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测试或测试开发岗位的面试过程中,基本都会问到场景题,这类型问题如果回答的让面试官满意,也是加分项。该类型的题目和技术类型的题目不同,属于测试经验类型的题目,这对于未参加工作或转型测试的同学来说不太好回答。
1. 同学在测试某系统时发现接到的需求和实际需求不一致,此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在下一次测试时规避这个问题?
问题解决:
- 暂停测试:面对需求偏差的时候,立即暂停相关模块的测试工作,避免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
- 确认问题:首先,明确需求文档、策划文档等设计与当前系统的实现存在哪些不一致的点,确认需求是否发生变更但未及时同步 QA 同学;带着问题和相关开发人员、PM 进行核对,明确是需求本身有歧义还是开发或者 QA 的理解错误;
- 问题反馈与记录:记录需求差异点,包括需求文档相关的截图、系统实际表现截图、沟通记录,标明该需求偏差影响的范围,包括功能模块、用户体验、其他可能关联的需求等;
- 制定并推动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再次对需求进行确认,由 PM 明确最终的需求,更新需求文档并同步所有相关方;如果是开发人员的理解错误,则推动开发团队进行修复,打回并同步重新提测的时间点;QA 同学可以根据最新确认的需求调整或优化测试用例,准备执行测试工作;
规避措施:
- 需求阶段:首先,QA 同学在需求评审阶段需要更加敏锐的洞察出一些可能模糊的需求,在需求阶段提前沟通解决,避免后续的资源和人力浪费;其次,确保需求文档和策划的设计基线化,确认后在项目管理中进行记录,明确所有相关人员,有任何改动需要及时同步,用该基线作为开发和QA同学后续开发和测试的唯一依据和标准;
- 严格把控需求变更管理:对于需求的变更,一定要有严格的变更流程,避免口头形式的沟通引起的遗漏,变更后由 PM 及时同步更新文档并同步给开发和 QA 同学;
- 测试准入检查:该类型问题一般都会在测试准入的时候发现,因此,在测试准入的时候,增加需求一致性核对的环节,特殊情况或特殊时期可以提前介入测试,也能更好的和开发确认需求理解的一致性,对需求的理解多一次保证,若有异议也可以尽早发现,避免损失最大化;
- 文档沉淀和总结:对于该类型的问题,可以在解决之后进行文档沉淀和总结,在团队内外都可以进行经验分享,警醒整个产研团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避免该类型问题的发生;
2.同学发现需求开发的进度,低于预期的进度,此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定位原因:
- 首先,和开发同学进行沟通,明确开发进度与预期的偏差,如完成率、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pd数;其次,让开发开出进度低于预期的具体原因,如需求频繁变更、需求模糊或需求排期冲突等,技术层面实现困难,人力不足,开发项目管理层面计划过于乐观、进度监控不合理、无风险预案等;
应对策略:
- 同步产品需求风险,要求开发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若人力问题怎么解决?能否解决?是否需要同步上级进行外部协调等;若技术问题如何调整技术方案?
- 若是排期评估问题,则三方同步沟通解决方案,确认需求优先级,是否暂时上高优先级高价值需求,是否先聚焦核心功能上线等;
后续复盘总结:
- 优化开发流程:要求开发进行严格的细化任务管理,避免排期不准,提升执行性;
- 加强相关人员沟通:QA 同学可以每日主 R 对齐进度,避免理解偏差的同时也可以提前发现开发进度的风险;需求管理中可以建立严格的风险预警机制,如进度落后 10%-20% 则报风险;
- 总结分享:最后也可以在 QA 内部进行该类型问题的总结分享,避免之后的需求发生这类型的问题,或者更高效率的解决该类型的问题,提高团队效率和需求质量;
3.同学发现某程序同学提交测试的需求有很多阻塞性的BUG,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紧急处理阻塞性 Bug:
- 首先,第一时间标明 p0 级别bug,要求开发最高优先级修复,并且由 QA 同学给出最低接受修复时间,否则会影响测试进度;
- 对于阻塞性bug,拉相关人员建立临时沟通机制,测试人员演示问题并由开发人员评估修复时间;
- 若是开发不好解决或者到时间限制还未解决,则给需求相关人员抛出风险,沟通解决方案,QA要做到对需求负责,质量更是整个需求团队共同的责任,我们QA不推锅,但是也不揽锅~;
总结复盘,分析原因:
- 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会有阻塞性 bug,从经验来看,阻塞性 bug 就可以定性为不符合提测准入条件,同时,开发也未进行充分自测;
- 对于开发未进行充分自测的原因,QA 需要要求开发给出具体原因,排期太紧?需求太多、频繁变更?又或者是个人原因?
- 若是需求频繁变更,则需要 PM 给出变更原因,需要进行严格的需求评审;
- 最后,对于 QA 而言,我们需要严格把控提测质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核心 case 让开发进行严格自测,另外,QA 也可以提前介入测试,这样也可以在开发阶段就发现一些严重问题,避免过多资源浪费和损失;QA 在整个需求期间,可以活跃的把控项目质量,不限于提测之后,因此,作为 QA 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需求管理机制,这样也能更好地避免这类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