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_UFS和eMMC比较

本文介绍了eMMC和UFS两种嵌入式闪存技术的区别,包括它们的内部结构、性能指标以及各自的优势。eMMC适用于大多数移动设备,而UFS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先进的功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转载超能网,作者:潘靖江

什么是eMMC和UFS闪存?

    eMMC的全称是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即“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这是一种针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与我们常说的NAND闪存相比,eMMC闪存并不是单纯的存储芯片,它是在前者的基础额外集成主控芯片的产品,并对外提供自有标准接口,作用相当于PC上的SSD固态硬盘,而且由于自身体积很小,因此很适合移动设备使用。
    UFS的全称则是Universal Flash Storage,即“通用闪存存储”,同样是一种内嵌式存储器的标准规格,同样是整合有主控芯片的闪存,不过其使用的是PC平台上常见的SCSI结构模型并支持对应的SCSI指令集 。
    因此eMMC闪存与UFS闪存都是作为嵌入式存储器使用,从作用上来说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两者所用的标准规范不同,因此移动设备无论是使用eMMC闪存还是UFS闪存,都必须支持相应的eMMC规范或者是UFS规范。

eMMC闪存与UFS闪存的主要区别

    虽然说eMMC闪存和UFS闪存在外观和作用上都没明显区别,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内部结构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eMMC闪存基于并行数据传输技术打造,其内部存储单元与主控之间拥有8个数据通道,传输数据时8个通道同步工作,工作模式为半双工,也就是说每个通道都可以进行读写传输,但同一时刻只能执行读或者写的操作,与PC上已经淘汰的IDE接口硬盘很是相似。

    而UFS闪存则是基于串行数据传输技术打造,其内部存储单元与主控之间虽然只有两个数据通道,但由于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其实际数据传输时速远超基于并行技术的eMMC闪存。此外UFS闪存支持的是全双工模式,所有数据通道均可以同时执行读写操作,在数据读写的响应速度上也要凌驾于eMMC闪存。
    因此现在有不少人将UFS闪存比作PC上的SATA接口硬盘,小编认为这个并不准确,因为SATA硬盘虽然用的是串行技术,但是其本质上使用的是ATA规范,仅支持半双工模式。实际上UFS闪存采用的是SCSI结构模型并支持对应的SCSI指令集,因此其应该相当于服务器平台上常见的SAS硬盘而不是普通的SATA硬盘。

不同版本的理论带宽

实际产品中测试到的读写速率
    以三星提供的数据显示,UFS 2.0闪存的连续读写速度为350MB/s和150MB/s,而eMMC 5.1闪存的连续读写速度则为250MB/s和125MB/s,比起UFS2.0闪存确实要逊色一些。
    不过与连续读写速度相比,UFS闪存在随机读写上的领先幅度要更大一些,特别是随机读取方面。同样是三星提供的数据,UFS 2.0闪存的随机读取性能可以轻松达到19000 IOPS的水平,而eMMC 5.1闪存只能达到11000 IOPS,前者的领先幅度超过了70%。

UFS闪存与eMMC闪存就只有读写性能上的差异吗?

    得益于全双工模式、串行数据传输技术以及SCSI指令集的支持,UFS闪存不仅在读写性能上高于同时期的eMMC闪存,其还拥有着更多领先于对手的优点。首先eMMC采用的是32位地址总线,这意味着其最大只能支持2TB存储空间管理,而UFS闪存在这方面则可以灵活调配,地址总线可以超过32位,因此其最大管理容量能够轻松超过2TB,当然就目前市场上的现有产品,两者的这个区别暂时未能得到体现,毕竟目前需要用到eMMC闪存或者UFS闪存的移动设备,内置容量也就刚刚达到256GB的水平。

    除了可管理容量上限的不同外,目前的UFS 2.0闪存可以支持管理最多8个分区,而eMMC闪存则为4个分区;同时UFS 2.0闪存还支持数据队列、多线程、分区引导等功能,而eMMC在这方面则是基本空白,这也进一步地限制了eMMC闪存的发展潜力。
    当然eMMC闪存也不是一无是处,UFS闪存相比eMMC闪存的主要劣势是在功耗上,以理论上的满载功耗而言,UFS闪存是要高于eMMC闪存的。但是由于UFS闪存性能更强的原因,往往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UFS闪存满载运行的时间要比eMMC闪存更短,因此在实际功耗上,两者其实旗鼓相当,并无明显区别。

参考链接

http://www.expreview.com/53601.html
<think>嗯,用户想了解eMMCDDR的区别。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这两种存储器的基本概念用途。 eMMC,全称是embedded MultiMediaCard,主要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存储,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而DDR,全称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属于内存的一种,常见的有DDR3、DDR4等。用户可能对它们的用途性能特点不太清楚,需要明确区分。 首先,功能上的不同。eMMC作为非易失性存储,用来长期保存数据,比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文件。而DDR是易失性内存,断电后数据丢失,用于临时存储运行中的程序数据。这点需要重点强调,因为用户可能混淆存储内存的概念。 接下来是结构差异。eMMC通常由NAND闪存控制器集成,而DDR由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它们在读写机制速度上有显著区别。需要解释NAND闪存DRAM的基本工作原理,比如DRAM需要定期刷新,而NAND闪存则不需要,但寿命有限。 性能方面,DDR的读写速度远高于eMMC。例如,DDR4的速度可达几十GB/s,而eMMC 5.1的理论速度大约400MB/s。这个速度差异会影响设备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响应速度。用户可能关心为什么手机内存容量大但有时仍然卡顿,可能与eMMC的读写速度有关。 应用场景部分,需要举例说明eMMC常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存储,而DDR作为系统内存。比如手机中的eMMC存储系统应用,而DDR支持运行时的数据处理。用户可能想了解它们在设备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影响设备性能。 寿命成本方面,eMMC有写入次数限制,适合存储频繁读写的场景,而DDR理论上可无限次读写但需要持续供电。成本上,DDR更昂贵,所以设备内存容量通常比存储小。用户可能想了解为什么手机存储空间通常比内存大得多,这里可以解释成本用途的不同。 最后,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细节或实际应用案例?比如不同设备如何搭配使用两者,或者未来趋势如UFS替代eMMC,LPDDR的发展等。但用户的问题可能只需要基础区别,所以保持回答简洁明了,结构清晰。</think>好的,我来逐步解释eMMCDDR的区别,帮助您理解它们的核心差异: --- ### **1. 定义与功能** - **eMMC**(embedded MultiMediaCard) - **本质**:一种集成化的**非易失性存储**解决方案(类似固态硬盘)。 - **用途**: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文件等。 - **特点**:通过NAND闪存存储数据,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 **DDR**(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M) - **本质**:一种**易失性内存**(即运行内存/RAM)。 - **用途**:用于临时存储处理器运行时的数据指令,支持快速读写。 - **特点**:需要持续供电保持数据,断电后数据丢失。 --- ### **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特性 | eMMC | DDR | |-----------|-------------------------------------|-------------------------------------| | **核心组件** | NAND闪存 + 控制器(集成封装) | DRAM芯片(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 **读写机制** | 按块读写,延迟较高 | 按字节随机访问,延迟极低 | | **数据保持** | 断电后数据保留 | 断电后数据丢失 | | **寿命** | 受限于NAND写入次数(约数千到数万次) | 理论无限次读写(依赖物理电路稳定性) | --- ### **3. 性能对比** - **速度** - **eMMC**:最新版本(如eMMC 5.1)理论带宽约**400MB/s**,实际写入速度更低。 - **DDR**:以DDR4为例,单通道带宽可达**25.6GB/s**(远高于eMMC)。 - **延迟** - **eMMC**:访问延迟在**毫秒级**(受NAND特性限制)。 - **DDR**:访问延迟在**纳秒级**(适合高速计算需求)。 --- ### **4. 典型应用场景** - **eMMC** - 低端手机、平板、物联网设备的**内置存储**。 - 存储操作系统(如Android)、APP安装包、照片等。 - **DDR** - 所有计算设备的**运行内存**(手机/电脑/服务器)。 - 临时存放CPU正在处理的程序数据(如游戏运行时加载的地图)。 --- ### **5. 成本与容量** | 特性 | eMMC | DDR | |--------|--------------------------|-------------------------| | **成本** | 低(集成控制器,量产成熟) | 高(依赖先进制程,芯片密度要求高) | | **容量** | 通常**16GB~256GB** | 通常**1GB~16GB**(手机端) | --- ### **总结表格** | 对比维度 | eMMC | DDR | |------------|---------------------------|--------------------------| | **存储类型** | 非易失性(长期存储) | 易失性(临时存储) | | **速度** | 慢(适合顺序读写) | 极快(适合随机访问) | | **核心作用** | “仓库” | “工作台” | | **设备影响** | 决定存储空间大小文件读写速度 | 决定多任务流畅度程序响应速度 | --- ### **补充说明** - **协作关系**:设备运行时,DDR从eMMC中加载数据供CPU处理,两者配合缺一不可。 - **技术演进**:eMMC逐渐被UFS取代(速度更快),而DDR也在升级(如LPDDR5用于5G手机)。 希望以上对比能帮助您清晰理解两者的区别!如有具体场景疑问,欢迎进一步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