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硬件设备的彩色模型(诸如彩色显示器或打印机之类的硬件设备,RGB模型、CMY模型、YIQ模型)
面向硬件设备的彩色模型-RGB模型
显示彩色图象用RGB相加混色模型
颜色=R(红色的百分比)+G(绿色的百分比)+B(蓝色的百分比)
绿
当三基色等量相加时,得到白色;
等量的红绿相加而蓝为0值时得到黄色;
等量的红蓝相加而绿为0时得到品红色;
等量的绿蓝相加而红为0时得到青色。
三基色的大小决定彩色光的亮度,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各基色分量亮度之和。
三基色的比例决定混合色的色调,当三基色混合比例相同时,是灰色。
面向硬件设备的彩色模型-CMY模型
印刷机或彩色打印机就不能用RGB颜色来印刷或打印,它只能使用一些能够吸收特定的
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的油墨或颜料来实现。
油墨或颜料的三基色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理论上说,任何一种由颜料表现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CMY又写成CMYK,在实际应用中,一幅图像在计算机中用RGB空间或其他空间表示并
处理,最后打印输出时要转换成CMY空间表示。
从CMY到RGB的转换为:白色
面向硬件设备的彩色模型-YIQ颜色模型(NTSC)
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的NTSC电视制式选用YIQ彩色空间。
Y 亮度、I、Q色度。
应用:电视传播系统。
目的:兼容黑白电视,节约带宽
面向视觉感知的彩色模型(以彩色处理为目的的应用,HSI模型、LAB模型)
HSI色彩空间:HSI(HSB)色彩空间:指从人的视觉系统出发,用色调H(hue)、色饱和度S( saturation或chroma )和亮度I ( intensity或brightness或lightness )来描述色彩。
I(B)分量与图象的彩色信息无关
H和S分量与人感受颜色的方式紧密相连(合称色度)H:色调,0-360度 S:饱和度, 0-100% I:亮度,0-100%
Lab彩色模式:既不依赖光线 ,也不依赖于颜料,其数值描述正常视力的人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因为Lab描述的是颜色的显示方式,而不是设备生成颜色所需的特定色料的数量。
Lab被视为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型
L :亮度(0~100)
A:颜色,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127~-128)
B :颜色,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 (127~-128)
伪彩色增强-原理 :
人眼视觉特性:分辨的灰度介于十几到二十几之间;彩色分辨能力可达到灰度分辨能力的百倍以上。
伪彩色增强技术:把黑白图像的各个不同灰度级按照线性或非线性的映射函数变换成不同的彩色,得到一幅彩色图像的技术。
伪彩色增强的方法主要有密度分割法、灰度级-彩色变换法等
密度分割法:把黑白图像的灰度级从0(黑)到Mo(白)分成N个区间L(i=1, 2 , ... , N),给每个区间Li指定一种彩色Ci,这样,便可以把一幅灰度图像变成一幅伪彩色图像。
优点:方法简单、直观。
缺点:变换出的彩色数目有限。
灰度级-彩色变换法:根据色度学原理,将原灰度图像f(x,y)的灰度范围分段,经过红、绿、蓝三种不同变换TR(*)、TG(*)和TB(*) ,变成三基色分量IR(x,y)、IG(x,y)、IB(x,y) ,然后用它们分别去控制彩色显示器的红、绿、蓝电子枪,便可以在彩色显示器的屏幕上合成一幅彩色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