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旧文也写过
那么前几天我的深度读者群有人发了张图,如下。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段永平的账号,那么这个图,很多人看完会有点懵逼,不是很理解,坦白说对我来说第一感也是这样的,但问题是,从这张图,你觉得什么信息是值得挖掘的,是最关键的呢,先停几秒,仔细点开大图看看。
有些信息,我觉得应该是很容易找到并值得挖掘的,几乎是我的本能,但通过基本交流反馈,我发现大部分我的读者做不到。
看这张图,我最关注的关键词是buywrite,为什么是这个词,第一,这个上面是strategy ,是段永平的投资策略,我一上来就想看看他用的是什么策略。第二,buywrite这个词确实是我的知识盲区,从未见过。所以下一步就是通过搜索引擎追寻这个关键词背后的策略描述,然后当然也再对比图表中的投资组合。进一步理解其策略理念,利弊分析,获利空间和风险可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好奇这个词及背后的策略。
这是一个日常信息获取,认知提升的案例,一张图,学会一个投资策略,理解一种投资模式。之前我直播多次讲过的sell put ,也是跟段永平学的,很多人会关注他有关的新闻,关注他的一些投资动向,但很少人会深挖这些策略细节。我说个例子,之前很多财经新闻提过,段永平抄底什么什么股票,据我所知,大部分其实是因为市场暴跌(前几年发生了几轮),他的sell put 操作穿仓了。当然,这也叫抄底,但和普通人的主动抄底,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是你认知不同,对很多信息才能有真正的理解。
回到今天主题,你们知道我不是财经大V,我想说的是什么,同样的信息放在这里,截图也好,文字也好,自媒体文章也好,哪怕是某些朋友的闲聊也好,有心人能从中获得很多关键词,然后进一步主动挖掘,提升自己,从某种意义来说近乎于本能,但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而日积月累,认知能力,知识面,发现机会的能力,基于认知提升的判断力,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不是你关注了谁,你听了什么课,你买了什么教材,你就能提升多少的,而是你自己,信息获取能力,是不是真的能上一个台阶。
当然,可能也和兴趣点密切相关,很多人会在一些明星新闻或社会新闻的字里行间去寻觅各种八卦的影子,信息挖掘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是到了他们赖以为生的领域就完全无感。如果想在职场,事业上更进一步,还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多一些好奇,多一些敏感。
说到底,依然是基于兴趣驱动的好奇心,敏感度。
哎,说来说去,都是老调重弹。
最后,别问我的核心读者群怎么进,问就是不能进。付费进入我的知识星球也不代表能进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