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多洛米蒂行程的由来
其实我对徒步路线的了解,主要是基于徒步过程中不断被其他人种草。
说来很偶然,第一次看到熊野古道的图片是在新加坡地铁站的广告牌上,应该是日本旅游官方机构的宣传广告。然后从小红书上找了介绍和服务商,当时甚至都不知道有很多不那同服务商,甚至都没有做比价。
在那次徒步活动中,其实我就是个纯纯的菜鸟,装备也不懂,徒步路线规划也不懂,反正觉得这个活动很健康,好在体力还跟得上。
然后通过他们的交谈才知道有环勃朗峰,有挪威三石,有西班牙朝圣之旅,有印加古道。那时候对环勃朗峰开始种草。
之后和朋友去印尼爬格德火山的时候,也是同行小伙伴提出了多洛米蒂,说如何美景,让人心动。同时也了解了尼泊尔的经典路线。
但当时查阅了网上一些服务商报价,环勃朗峰,多洛米蒂,都挺贵的,而西班牙朝圣之旅纠结再三后来自己规划解锁了。尼泊尔EBC去年底看到价格还算合理的行程也报名解锁了。
然后今年初小红书看到了有个服务商有相对便宜不少的行程价格,查阅了一下历史评价似乎不是骗子,果断下单早鸟价锁定,唯一的缺陷就是两个行程存在六天的gap,这也是前面特种兵之旅,从霞姆尼转瑞士,奥地利布雷根茨,慕尼黑然后到博尔扎诺的行程由来。
多洛米蒂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博尔扎诺是该区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很多人规划多洛米蒂行程的起点。从米兰,慕尼黑都可以通过火车便捷到达。
多洛米蒂区域属于阿尔卑斯山脉左近,雪山,湖泊,自然风光秀美,但最近随着全球天气变暖,冰川消融,雪顶消失的情况也越发普遍。
这个区域的徒步线路和环勃朗峰不同,环勃朗峰是基本上相对固定的线路。(全程170公里,中间存在部分绕行路线,户外旅行机构会酌情裁减出80-100公里的所谓精华版方便游客体验,不同旅行机构会存在一些路段的选择不同,但大体路线比较一致)。而多洛米蒂属于有非常多发散的徒步线路,完全是依靠个人或户外旅行机构自我规划,完全没有相对固定的路线参考。所以难度规划上也是可以出现非常两极的情况,我们这个团基本上难度不高,属于摄影为主,那么对于刚走完环勃朗峰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放松徒步。
第二,户外活动难度分级
先吐个槽,虽然我经常徒步和爬山,但其实只是业余级的,比纯粹菜鸟好些有限(天赋异禀的也没法比),比专业高手差距明显。只能说可以压制缺乏运动的宅男们,稍微有些运动能力和功底的其实都很容易胜过我。我读书的时候体育成绩并不好,特别是耐力相关的项目。
吐槽什么呢,经常看到评论区说,曹老师,您什么时候去爬珠峰,我他妈的就想拉黑这种人,因为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等价于,曹老师,您什么时候会去自杀。
很多时候网上会给一些徒步线路进行难度分级,其实我觉得那个分级非常不准确,因为户外运动难度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不是只看一两项数据就可以判断的。
我来说说真正的难度分级和我所处的位置。
2.1,线路本身的运动要求
这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数据指标,长度,爬升和下降。
爬升对心肺和腿部力量要求很高,下降则是对膝盖压力很大,有些经常运动的人,身体素质极佳,其实是不怕爬升的,但是因为膝盖长期磨损,非常怕下降。徒步活动中,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伙伴。
普通人怕爬升,累得不行不行的,觉得下降轻松。
一般来说,如果单日20公里长度,1000米的爬升和下降,属于对体能比较有难度的,普通人需要有一定的锻炼基础。
第二部分,路况构成。
台阶路,土坡路,草坡路,这些都属于比较容易走的,属于难度系数比较低的。
碎石路,树根路,落叶石板路(非常滑),火山灰路,都属于需要一定平衡性,以及需要防止脚踝扭伤。
冰雪面,陡峭崖壁等,属于难度更高的一等,甚至需要专用设备。
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的路线都修整的非常好,基本上属于第一种,所以很多国内爬过几个景区名山的爱好者看看海外路线数据觉得都不难,但是如富士山,以及印尼不少火山,很多路段属于第二种,难度会大很多。当然国内也有很多很野很难的路线,那种难度肯定不是景区能比的,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其实环勃朗峰,从历史来看,冰雪路段也是经常有的,但是今年确实高温来的很早,这种路段非常非常少,我们只经历了可能一两百米,基本等于没有。
2.2,身体背负
同样路段,重装和轻装本身就是很大的难度差异。
比如环勃朗峰,重装徒步比轻装徒步难度肯定是高了一大截,尼泊尔EBC也是。
我说我经常徒步,其实我真的没敢挑战过重装徒步。
重装轻装区分是什么。
轻装,随身更换的衣服,饮用水,护膝,防晒霜,医疗包,午餐盒,备用鞋,头灯,充电宝及其他相关简单设备(比如滤水器,防潮垫)。
重装,除以上外,多日行程的换洗衣服,帐篷,睡袋,有些可能包括多日份干粮,燃料甚至简易炊具。女生可能还包括很多护肤用品和其他个人卫生用品
多日连续徒步,轻装出行需要有行李转运的支持,或者有挑夫伴随。一些基于成本考虑或对自己体能有充分信心的人会选择重装出行。
一般轻装背负可以限制在5公斤以内,重装往往在10公斤以上,5-10公斤我觉得可以称之为中装,我上富士山的时候背负应该是7公斤,算是中装,对我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2.3,线路裁剪
前面提到了,很多旅游路线是裁剪过的,和原始徒步路线其实有很大差异。
比如西班牙朝圣之旅,仅仅法国线全程800公里,普通人要走一个月的。但最小证书距离是100公里,大部分旅行机构开设的都是最后110公里的路线。我自己规划的也是。
比如熊野古道,我走的是中边路精华版,和全程比也裁撤了接近一半。
比如环勃朗峰,全程170公里,其实我们路线只是其中一半多点,也是裁剪过的。
比如EBC,我们也没有走大环,而是直上直下行程,难度最高的垭口没敢去。
所以我只能说解锁,不敢说完成,真完不成。
2.4,海拔影响
特别是高原徒步,高原反应也是因人而异,反正我的反应就挺大的。
同样的距离,爬升,在高原和在低海拔,对不同身体难受度的人来说,影响差异相当大。
高反也会死人的,EBC这条路上旅游旺季每天你都能看到天上的直升机飞救援任务。
另外,高海拔还涉及一个问题,有些人觉得无所谓,有些人就无法接受,一般向导会建议高海拔地区尽量不要洗澡。
EBC徒步我们有7天没有洗澡,这还是没有走环线的情况下,如果走环线时间还会更长。(额外补充说明,如果第七天没有遇到暴雪本来应该可以洗澡的。)
2.5,天气因素
这个影响也是极大,我运气算好,很多次长距徒步没怎么遇到过恶劣天气,同样一个线路,恶劣天气下的难度是指数级上升的。这也是必须提醒一些户外爱好者,不要觉得某些线路很简单就很轻松,天气晴好可能真的很简单,天气不好瞬间就是超级危险。
比如梅里雪山雨崩出发的几个经典路线就是,天气好的时候走这条线真的很轻松,但是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真的会死人。
敬畏自然,山区里阴晴不定,很多时候天气预报是判断不了的,敬畏自然,不要鲁莽。
再比如富士山,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几千人上山,好像没啥了不起,天气不好也真的别逞能,该下撤一定要下撤。
我最惨的一次在克林芝火山下撤极为艰难,当然主要是自身原因平衡性出了问题,但突降暴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次要因素。
EBC倒数第二天下午才遇到暴雪,而且还是下撤很远的时候遇到的,向导果断改变计划提前入住其他山屋,因为前面已经下撤足够远,对后续行程没有任何影响(除了多一天无法洗澡)。算是运气很好很好了,而且遭遇西藏定日县地震但并没有导致我们路线中出现塌方或其他状况,也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
2.6 周边配套
路上配套丰富,供给充足,手机有信号,通勤方便,那么难度就相对低一些。
路上配套稀缺,缺乏供给,缺乏有效网络信号,都会增加难度。
缺乏网络信号的环境下徒步,建议提前准备下载离线地图,关键时候真的可以救命。。。
西班牙朝圣之旅我敢自己走,主要就是一路配套太充分了,随时可以休息补给,如果遇到状况也随时可以求援。
一般我还是会尽量选择游客多的商业路线,安全性上保障会好的多,虽然可能和很多人相比我算胆子大的,但在户外,越野这个圈子里我一定是胆子很小很怕死的。有一定要危险的挑战项目我是拒绝的。
瑞典国王之路,从数据看属于路程难度不高的,爬升和下降都很有限,但途中配套极为稀缺,如果没有团队支持,个人走肯定需要重装,甚至要提前准备五六天的餐食,(这种饮水一般用便携式过滤水壶,路遇山泉河流时自行补充)我就下不了这个决心。
2.7 总结
我处于哪一类呢,天气晴好,海拔正常,路况大部分属于第一种,少部分属于第二种的时候,一天20公里,1000米爬升下降,轻装的情况下,6-7个小时应该是有把握的。如果路况全部属于第一种,完全轻装,应该可以做到6个小时内。这样的强度连续四五天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让我走一个环勃朗峰完整全程,我觉得完全轻装的情况下,最快最快压缩到8-9天,中间还不能有恶劣天气,路上还不能有冰雪面,这应该是我的极限。
我觉得一个体重正常的户外小白,去健身房认真练三个月,(爬梯机,或者跑步机15度上坡)应该都能做到和我一样,真的,稍微多锻炼一下普通人都没问题。
但看看越野大神,环勃朗峰挑战赛,170公里,累积爬升1万米,最好记录19小时,关门时间46小时,关门时间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太强了,根本不是我所能挑战的。
就不说越野大神了,徒步路上遇到的每个重装大神都让我佩服,真的,无论是EBC,还是TM B,乃至多洛米蒂,都能遇到重装的中国人,每个都比我厉害多了。
至于喜欢玩攀岩的,喜欢爬各种挑战性雪山的,也都不是我能比拟的,只能敬仰。多洛米蒂团的一个年轻领队已经爬过7000米+的雪山了,下一步要挑战8000米,这都不是我能考虑的。
很多人肯定关心价格问题。
环勃朗峰,山屋版7天,早鸟价 1069欧元(四人间山屋住宿,其中一天在库马跃尔是三人间酒店,英文向导,行李转运,部分接驳车和沿途门票),路上遇到了行程一致的其他国内旅行社(酒店版),我查了一下网上价格好像是24800人民币,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折扣。
多洛米蒂,双人拼房酒店6天(酒店品质很不错,网上公开价格都在2000+/天,是我自己不舍得住的那种),中文双向导,早鸟价不到1700欧。
两个一起差不多2万人民币,这个价格在国内几个知名户外俱乐部基本上勉强只够一个行程。
以上价格肯定不包括往返机票,以及部分餐饮需要自费。勃朗峰山屋版含早餐和4个晚餐,多洛米蒂酒店版只含早餐。这个原因是,基本上山屋附近没有商业设施,吃饭也没有其他选择,都是旅行社直接山屋预订,所以晚餐包含在里面了,而酒店一般在小镇,附近餐饮选择多,大家各自选择。另外,在欧洲已经习惯了喝自来水,每天出门前拿便携水壶去接自来水就行。
当然,我确实搜到了有些户外机构还有更便宜的行程,叫做星空版,重装带帐篷露营的,算了算了,不差这个钱。
最后,看图吧。带大家看看多洛米蒂。(拍出来的远不如看到的震撼,真的真的)
以上。
最后,不厌其烦的说,知识星球年中福利课,如何提升商业洞察力,星球会员通过置顶帖免费进入。(付费后无法进入的请发帖详细说明问题!会有程序员跟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