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ree函数只需要传入要释放的指针,而不需要大小的参数呢?

C语言内存管理
在C语言的学习中,对内存管理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尤其重要!之前对C中的malloc()和free()两个函数的了解甚少,只知道大概该怎么用——就是malloc然后free就一切OK了。当然现在对这两个函数的体会也不见得多,不过对于本文章第三部分的内容倒是有了转折性的认识,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对知识的总结。这篇文章之所以命名中有个“浅谈”的字眼,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如果不扯得太远的话(比如说操作系统中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如何运做如何管理之类的知识等),我感觉这篇文章应该是比较全面地谈了一下malloc()和free().这篇文章由浅入深(不见得有多深)分三个部分介绍主要内容。

废话了那么多,下面立刻进入主题================》》》》》》》》》》》》》》》》》》》》》


一、malloc()和free()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用法:

1、函数原型及说明:

void *malloc(long NumBytes):该函数分配了NumBytes个字节,并返回了指向这块内存的指针。如果分配失败,则返回一个空指针(NULL)。

关于分配失败的原因,应该有多种,比如说空间不足就是一种。

void free(void *FirstByte): 该函数是将之前用malloc分配的空间还给程序或者是操作系统,也就是释放了这块内存,让它重新得到自由。

2、函数的用法:

     其实这两个函数用起来倒不是很难,也就是malloc()之后觉得用够了就甩了它把它给free()了,举个简单例子:

        // Code...

        char *Ptr = NULL;

        Ptr = (char *)malloc(100 * sizeof(char));

        if (NULL == Ptr){
            exit (1);
        }

        gets(Ptr);

        // code...

        free(Ptr);

        Ptr = NULL;

        // code...

       就是这样!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及具体解决。比如说,你定义了一个指针,在一个函数里申请了一块内存然后通过函数返回传递给这个指针,那么也许释放这块内存这项工作就应该留给其他函数了。

3、关于函数使用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A、申请了内存空间后,必须检查是否分配成功。

B、当不需要再使用申请的内存时,记得释放;释放后应该把指向这块内存的指针指向NULL,防止程序后面不小心使用了它。

C、这两个函数应该是配对。如果申请后不释放就是内存泄露;如果无故释放那就是什么也没有做。释放只能一次,如果释放两次及两次以上会出现错误(释放空指针例外,释放空指针其实也等于啥也没做,所以释放空指针释放多少次都没有问题)。

D、虽然malloc()函数的类型是(void *),任何类型的指针都可以转换成(void *),但是最好还是在前面进行强制类型转换,因为这样可以躲过一些编译器的检查。


二、malloc()到底从哪里得来了内存空间:

1、malloc()到底从哪里得到了内存空间?答案是从堆里面获得空间。也就是说函数返回的指针是指向堆里面的一块内存。操作系统中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操作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就会遍历该链表,然后就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就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就是这样!

   说到这里,不得不另外插入一个小话题,相信大家也知道是什么话题了。什么是堆?说到堆,又忍不住说到了栈!什么是栈?下面就另外开个小部分专门而又简单地说一下这个题外话:

2、什么是堆:堆是大家共有的空间,分全局堆和局部堆。全局堆就是所有没有分配的空间,局部堆就是用户分配的空间。堆在操作系统对进程 初始化的时候分配,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向系统要额外的堆,但是记得用完了要还给操作系统,要不然就是内存泄漏。

   什么是栈:栈是线程独有的,保存其运行状态和局部自动变量的。栈在线程开始的时候初始化,每个线程的栈互相独立。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栈,栈被用来在函数之间传递参数。操作系统在切换线程的时候会自动的切换栈,就是切换SS/ESP寄存器。栈空间不需要在高级语言里面显式的分配和释放。

   以上的概念描述是标准的描述,不过有个别语句被我删除,不知道因为这样而变得不标准了^_^.

   通过上面对概念的描述,可以知道:

   栈是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注意这里说是可能,并非一定。所以我想再强调一次,记得要释放!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这点我上面稍微提过)


   所以,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函数上面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然后在这个函数里申请了一块内存让指针指向它。实际上,这个指针的地址是在栈上,但是它所指向的内容却是在堆上面的!这一点要注意!所以,再想想,在一个函数里申请了空间后,比如说下面这个函数:

   // code...

       void Function(void)
       {
           char *p = (char *)malloc(100 * sizeof(char));
       }

       就这个例子,千万不要认为函数返回,函数所在的栈被销毁指针也跟着销毁,申请的内存也就一样跟着销毁了!这绝对是错误的!因为申请的内存在堆上,而函数所在的栈被销毁跟堆完全没有啥关系。所以,还是那句话:记得释放!

3、free()到底释放了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其实我是想和第二大部分的题目相呼应而已!哈哈!free()释放的是指针指向的内存!注意!释放的是内存,不是指针!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指针是一个变量,只有程序结束时才被销毁。释放了内存空间后,原来指向这块空间的指针还是存在!只不过现在指针指向的内容的垃圾,是未定义的,所以说是垃圾。因此,前面我已经说过了,释放内存后把指针指向NULL,防止指针在后面不小心又被解引用了。非常重要啊这一点!

       好了!这个“题外话”终于说完了。就这么简单说一次,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下面就进入第三个部分:

三、malloc()以及free()的机制:

       这个部分我今天才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是转折性的认识!所以,这部分可能会有更多一些认识上的错误!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指出!

       事实上,仔细看一下free()的函数原型,也许也会发现似乎很神奇,free()函数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参数,只要把指向申请空间的指针传递给free()中的参数就可以完成释放工作!这里要追踪到malloc()的申请问题了。申请的时候实际上占用的内存要比申请的大。因为超出的空间是用来记录对这块内存的管理信息。先看一下在《UNIX环境高级编程》中第七章的一段话:

       大多数实现所分配的存储空间比所要求的要稍大一些,额外的空间用来记录管理信息——分配块的长度,指向下一个分配块的指针等等。这就意味着如果写过一个已分配区的尾端,则会改写后一块的管理信息。这种类型的错误是灾难性的,但是因为这种错误不会很快就暴露出来,所以也就很难发现。将指向分配块的指针向后移动也可能会改写本块的管理信息。

       以上这段话已经给了我们一些信息了。malloc()申请的空间实际我觉得就是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一个就是用来记录管理信息的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可用空间了。而用来记录管理信息的实际上是一个结构体。在C语言中,用结构体来记录同一个对象的不同信息是天经地义的事!下面看看这个结构体的原型:

   struct mem_control_block {

       int is_available;    //这是一个标记?

       int size;            //这是实际空间的大小

    };

       对于size,这个是实际空间大小。这里其实我有个疑问,is_available是否是一个标记?因为我看了free()的源代码之后对这个变量感觉有点纳闷(源代码在下面分析)。这里还请大家指出!

       所以,free()就是根据这个结构体的信息来释放malloc()申请的空间!而结构体的两个成员的大小我想应该是操作系统的事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malloc()申请空间后返回一个指针应该是指向第二种空间,也就是可用空间!不然,如果指向管理信息空间的话,写入的内容和结构体的类型有可能不一致,或者会把管理信息屏蔽掉,那就没法释放内存空间了,所以会发生错误!(感觉自己这里说的是废话)

       好了!下面看看free()的源代码,我自己分析了一下,觉得比起malloc()的源代码倒是容易简单很多。只是有个疑问,下面指出!

   // code...

   
       void free(void *ptr) 
       {

            struct mem_control_block *free;

            free = ptr - sizeof(struct mem_control_block);

            free->is_available = 1;

            return;
       }

        看一下函数第二句,这句非常重要和关键。其实这句就是把指向可用空间的指针倒回去,让它指向管理信息的那块空间,因为这里是在值上减去了一个结构体的大小!后面那一句free->is_available = 1;我有点纳闷!我的想法是:这里is_available应该只是一个标记而已!因为从这个变量的名称上来看,is_available 翻译过来就是“是可以用”。不要说我土!我觉得变量名字可以反映一个变量的作用,特别是严谨的代码。这是源代码,所以我觉得绝对是严谨的!!这个变量的值是1,表明是可以用的空间!只是这里我想了想,如果把它改为0或者是其他值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就是释放绝对不会那么顺利进行!因为这是一个标记!

       当然,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以释放呢??我刚才也有这个疑问。后来我想到,释放是操作系统的事,那么就free()这个源代码来看,什么也没有释放,对吧?但是它确实是确定了管理信息的那块内存的内容。所以,free()只是记录了一些信息,然后告诉操作系统那块内存可以去释放,具体怎么告诉操作系统的我不清楚,但我觉得这个已经超出了我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了。

       那么,我之前有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指向那块内存的指针不管移到那块内存中的哪个位置都可以释放那块内存!但是,这是大错特错!释放是不可以释放一部分的!首先这点应该要明白。而且,从free()的源代码看,ptr只能指向可用空间的首地址,不然,减去结构体大小之后一定不是指向管理信息空间的首地址。所以,要确保指针指向可用空间的首地址!不信吗?自己可以写一个程序然后移动指向可用空间的指针,看程序会有会崩!

       最后可能想到malloc()的源代码看看malloc()到底是怎么分配空间的,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下载源
代码去看看。

<think>嗯,用户问为什么释放链表的函数传入**L,也就是二级指针。这个问题我之前好像接触过,但具体细节可能记太清楚。让我仔细想想,应该和指针的操作以及函数参数传递有关。 首先,C语言中函数参数传递是值传递,也就是说,如果传入一个指针函数内部会得到这个指针的副本。如果要在函数内部修改这个指针本身的值,比如让它指向NULL,就需要传入指针指针,也就是二级指针。例如,如果有一个头指针ListNode* head,如果在函数里要修改head的值,就需要传入ListNode** headRef。这样,通过解引用操作,才能修改原来的指针。 那释放链表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头指针置为NULL,以避免成为悬空指针。如果只是传入一级指针,比如void freeList(ListNode* L),那么在函数内部free(L)之后,L本身的值并会改变,外部的头指针仍然指向已经被释放的内存地址,这时候如果再次访问就会出问题。所以,为了在释放链表后,将头指针置为NULL,就需要传入二级指针,这样在函数内部可以通过*L = NULL来修改外部的头指针过,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置空头指针,只是释放内存,会有什么问题吗?比如,释放后如果再次使用头指针访问,会导致未定义行为,比如访问已释放的内存,或者重复释放。这时候,悬空指针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置空是一个好的习惯,防止后续误操作。 但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为什么传入**L,而仅仅是*L。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如果函数需要修改传入指针本身,让它指向NULL,就必须通过二级指针来实现。因为如果传入的是一级指针函数内部修改的只是副本,外部的指针会变。例如: void freeList(ListNode** L) { // 释放所有节点 // ... *L = NULL; // 修改外部指针 } 而如果传入的是ListNode* L,函数内部对L的修改会影响外部的指针。所以,释放链表并置空头指针需要传入二级指针过,也有可能存在其他方法,比如在调用函数后手动将头指针置为NULL。但这样就需要用户在调用函数后记得做这个操作,容易出错。所以,最佳实践是在释放链表的函数内部完成置空操作,这就需要使用二级指针。 另外,释放链表的过程通常需要遍历每个节点,逐个释放内存。这时候,如果传入的是头指针的地址,就可以在释放所有节点后,直接修改头指针为NULL,确保整个链表被正确释放,并且头指针再指向无效内存。 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如果链表是空的,即头指针本身就是NULL,这时候传入二级指针是否会有问题?其实会,因为free(NULL)是安全的,而将*L设置为NULL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L是一个有效的指针地址,即使它指向的指针是NULL,操作也会导致错误。 总结一下,传入二级指针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在函数内部修改外部的头指针,将其置为NULL,避免悬空指针的问题,确保程序的健壮性。同时,这也符合C语言中参数传递的机制,即通过传递指针指针来修改原始指针的值。</think>在C语言中,释放链表时传入二级指针(`**L`)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函数内部直接修改链表头指针本身的值**,确保释放后头指针能被正确置空(`NULL`),从而避免悬空指针风险。以下是详细分析: --- ### **1. 函数参数传递的本质** C语言中,函数参数传递是**值传递**(拷贝副本)。若直接传入一级指针(`*L`),函数内部修改的是指针的副本,无法影响外部的原始指针。 **示例**: ```c void freeList_wrong(Node *L) { free(L); // 释放内存 L = NULL; // 仅修改副本,外部指针仍指向已释放内存! } // 调用后: Node *head = malloc(...); freeList_wrong(head); // head 仍为悬空指针! ``` --- ### **2. 为什么需要二级指针(`**L`)?** 通过传入指针的地址(`&head`),函数内部可通过解引用操作(`*L`)直接修改外部的头指针,实现以下目标: 1. **释放所有节点内存**:遍历链表逐个释放节点。 2. **置空头指针**:通过 `*L = NULL` 明确表示链表已销毁,避免悬空指针。 **正确示例**: ```c void freeList(Node **L) { Node *current = *L; while (current != NULL) { Node *temp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next; free(temp); // 释放当前节点 } *L = NULL; // 置空外部头指针 } // 调用方式: Node *head = malloc(...); freeList(&head); // 传入指针的地址 // 此时 head 已为 NULL ``` --- ### **3. 关键场景分析** #### **场景1:未使用二级指针** - **问题**:释放后头指针仍指向无效内存,若后续误用(如二次释放或访问)会导致崩溃或数据损坏。 ```c freeList_wrong(head); if (head != NULL) { head->data = 10; // 访问已释放内存(未定义行为) free(head); // 二次释放(程序崩溃) } ``` #### **场景2:使用二级指针** - **解决**:头指针被置空,所有后续操作被安全跳过。 ```c freeList(&head); if (head != NULL) { // 条件为 false,会执行危险操作 // 安全! } ``` --- ### **4. 其他替代方案的局限性** - **方案1**:函数返回 `NULL`,要求调用者手动赋值。 **缺点**:依赖调用者正确操作,易遗漏。 ```c Node* freeList_alt(Node *L) { // 释放内存... return NULL; } head = freeList_alt(head); // 需显式赋值 ``` - **方案2**:置空头指针,仅释放内存。 **缺点**:无法避免悬空指针风险。 --- ### **5. 总结** - **核心原因**: 二级指针允许函数直接修改外部的头指针,确保释放后置空,消除悬空指针隐患。 - **编码建议**: - 始终通过二级指针操作动态数据结构(如链表、树)的根节点。 - 释放内存后立即置空指针,形成防御式编程习惯。 - **附加验证**: 使用调试工具(如Valgrind)检查内存泄漏和悬空指针问题。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