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管理
按照PMBoK,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整合启动、规划、实施、监控和收尾五大项目管理过程来进行的。
项目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项目的复杂化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管理学科。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对项目进行的管理”。随着项目及其管理实践的发展,我们对项目管理有了不断深入的理解: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管理方法。
管理一个项目包括:
1、需求识别;
2、明确可实现的目标;
3、权衡质量、范围、时间和成本方面相互制衡的要求;
4、使技术规范说明书、计划和方法适合于各干系人的不同需求与期望。
二、IT项目管理
IT项目管理是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项目管理活动所必须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其定义随着技术的演进而变化,以至于对于IT项目管理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
按照项目管理的观点,IT项目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是项目管理在IT领域的应用,结合IT行业特点运用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对IT项目以及项目管理内涵的深刻理解之后,可以将IT项目管理定义为:
以复杂的IT项目为对象,在IT项目生命周期内,通过设立临时性的项目团队对IT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实施,以实现IT项目全过程的优化管理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虽说都是项目管理,但IT项目管理和其它行业的项目管理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导致侧重点不一样的原因是由IT项目的本质决定的,建设类项目比如说建一栋大楼,项目要达成的目标是可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可明确的,也就是指这栋大楼在动工前就可以通过设计图纸确定下来,如大楼的位置、高度、多少层、每层的层高,乃至内装修是什么标准等都可确定下来,而且确定之后轻易是不会改变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聚集人力、物力将其实现,项目目标是相对固定的。而IT项目要达成的目标,所要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比如说建一个信息平台,很难通过图纸将其固化,最大的风险是需求风险。如果需求没确定,项目可交付物都不是干系人想要的,质量就完全无从谈起,拖延工期不可避免,可能要返工。另外要注意范围,保持范围相对稳定,否则量变会导致质变。然后才是质量,工期风险。
三、敏捷项目管理
敏捷项目管理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研发项目,追求项目管理态度,方式上的“敏捷”,推崇“以构架为中心、用例驱动、迭代开发”,从而达到快速交付的目的。PMBOK的理念是项目应该具备完备的可持续改进的项目计划, 并时时强调项目管理计划的更新持续于项目整个生命期。
敏捷项目管理声称要摆脱繁冗的流程制度文档,但是对于关键的项目文档,比如需求规格说明书等,也是要求必须具备的。所以,敏捷项目管理在项目流程制度上的管理可以看作是对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的裁剪,只不过这个裁剪的尺度较大,从而也对敏捷项目团队成员的适应性,自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具体的敏捷方法(以SCRUM为例)在每个迭代周期中都存在立会制度,燃尽图、看板监控,计划发布等,这些和PMBOK中对项目生命期的五个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定义没有冲突矛盾。实际上,敏捷项目管理的这些措施可以看作是PMBOK项目生命期五个过程组执行的微缩版,区别在于,敏捷项目管理的迭代周期时间很短,在其执行过程中,裁剪了许多规范正式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
敏捷项目管理方法在IT研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项目管理者的团队建设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敏捷项目管理追求的“敏捷”,虽然貌似在项目管理流程制度等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底层“硬件”部分要求不高,但是对项目管理软技巧这些例如团队建设,沟通协调,领导力,激励等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高层“软件”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趋势思考
个人认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如果具备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那么他首先应该精通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底层建设,只有系统掌握了项目管理体系理论,结合工作经验,项目管理者才能逐渐凝练出自己对于软技巧的总结,从而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应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没有系统知识体系的积累奠基,所谓的软技巧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作为敏捷项目的项目管理者,学习掌握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经理很像在金庸武林世界中的镖师,刚刚出道都以生猛蛮力取胜,俗称‘野路子’,遭遇强敌,开始遍访名师,一招一式地勤学苦练,项目实施中插招换式有板有眼,逐渐成长成为像“书剑”中的威震河朔王维扬,在江湖中有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之称,可称金书镖师第一高手,但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奇葩刁钻,武林环境越来越变幻莫测,怪客异士纷至沓来,这时,武林高手间过招的最高境界就是比拼“内力”,而招式是否精奇反在其次。《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大闹聚贤庄,就是凭借雄浑的内力把一套普通之极的“太祖长拳”演绎的虎虎生风,从而威震群雄。在项目这个“江湖”上,谁胜、谁负、谁可以“一统江湖”,归根结底就要依靠各自的“内功”了,武林高手往往无招胜有招。转自 http://www.learnfuture.com/article/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