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概念以及景深的计算公式

本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焦点、弥散圆、景深及其计算公式,重点阐述了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如何影响景深,并提供了实例说明。

在了解景深的概念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容易理解,那么我们先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

1、焦点(focus)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焦点示意图.gif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实际应用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弥散圆示意图.png

注意: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胶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画幅:   24mm x 36mm                 6cm x 9cm                  4" x 5"

弥散圆直径: 0.035mm 0.0817mm 0.146mm

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30cm。

3、景深(depth of field)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镜头景深示意图.png

景深特点: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景深与焦距,光圈的关系.png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4、景深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

通过以上的图示,可以得出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计算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镜头景深计算公式的查询。用户的问题明确指向光学摄影中的景深计算,所以首先要确保准确理解景深概念及其相关参数。 首先,回忆景深的定义:景深是指在摄影中,被摄物体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影响景深的因素包括光圈大小、焦距、对焦距离以及容许弥散圆直径。用户需要的是具体的计算公式,因此需要确认这些参数如何组合成景深公式。 接下来,可能需要查阅光学公式,确认景深计算的正确表达式。根据已有的知识,景深(DOF)通常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总景深是两者的和。公式中涉及对焦距离(D)、光圈值(N)、焦距(f)、容许弥散圆直径(c)。需要验证这些变量的关系是否正确。 然后,考虑是否需要调用网络搜索工具来验证当前的公式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不同的公式变体或注意事项。例如,某些情况下当对焦距离远大于焦距时,公式可能有近似形式。此外,容许弥散圆的取值可能因传感器尺寸而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整合信息时,要确保公式的准确性,并正确标注每个符号的含义和单位。同时,用户可能希望了解如何应用这些公式,所以需要提供实际计算的例子,例如使用Python代码演示计算过程,这样能增强实用性。 还要注意格式要求,数学公式必须用$或$$包裹,代码块需正确标注语言类型。回答中要分点列出计算公式、参数说明、应用示例和注意事项,避免使用步骤词汇,保持每个部分清晰换行。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基于用户的原问题,例如影响景深的因素、弥散圆直径的确定、不同场景下的景深调整方法等。确保问题相关且有逻辑延伸,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该主题。 总结步骤: 1. 确认景深公式的正确性,必要时进行搜索验证。 2. 分解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解释其意义和单位。 3. 提供实际计算示例,如Python代码。 4. 列出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弥散圆的选择、近似条件等。 5. 生成相关问题,确保符合格式和相关性要求。</think>镜头景深计算公式涉及光学参数与几何关系,核心公式如下: **景深计算公式** 总景深(DOF)= 后景深 - 前景深 $$ \text{DOF} = \frac{2 \cdot D \cdot N \cdot c \cdot f^2}{f^4 - (D \cdot N \cdot c)^2} $$ 其中: - $D$:对焦距离(单位:米) - $N$:光圈值(如 f/2.8) - $c$:容许弥散圆直径(单位:毫米,通常取传感器对角线长度的 1/1000~1/1500) - $f$:镜头焦距(单位:毫米) **参数说明** 1. **容许弥散圆直径**:与传感器尺寸相关,全画幅相机通常取 $c=0.03\text{mm}$,APS-C 取 $c=0.02\text{mm}$。 2. **近似公式**:当 $D \gg f$ 时,公式可简化为 $$ \text{DOF} \approx \frac{2 \cdot D^2 \cdot N \cdot c}{f^2} $$ **应用示例(Python计算)** ```python def calculate_dof(D, N, c, f): numerator = 2 * D * N * c * f**2 denominator = f**4 - (D * N * c)**2 return numerator / denominator # 示例:焦距50mm,光圈f/2.8,对焦距离5米,c=0.03mm dof = calculate_dof(D=5, N=2.8, c=0.03, f=50) print(f"景深范围: {dof:.2f} 米") ``` **注意事项** - 公式假设理想光学系统,实际应用中需考虑镜头畸变与像差。 - 超焦距场景下景深计算需调整对焦距离 $D$ 为超焦距值。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