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验孕棒上出现两条杠时,随之而来的,除了初为父母的喜悦,往往还有一丝隐秘的职场焦虑。
“老板会不会觉得我麻烦了?”
“休产假期间,我的工资会打几折?”
“等我休完假回来,我的岗位还在吗?”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一位职场准妈妈、准爸爸都曾在深夜里反复思量过的心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不安。国家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份厚重的“新生儿贺礼”,里面不仅有假期、有钱,更有一副坚实的“法律护甲”。
今天,才朔HR就来一起拆开这份“礼物”,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一、先谈钱!你领的“生育津贴”,可能比工资还高!
很多人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休产假只能拿底薪。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
你休产假期间,领的其实不叫“工资”,而叫“生育津贴”。这笔钱,不是公司发的,而是从你缴纳的生育保险基金里出的。
它的计算方式通常是:
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你的产假天数
看到了吗?关键在于“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如果你们公司整体薪酬水平比较高,那么这个平均工资,很可能就高于你自己的工资。这就意味着,你休产假,拿到的钱反而比上班时还多!
所以,别再担心收入问题了,安心养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二、再谈假!你的产假,到底有多少天?
产假可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是一个“组合套餐”:
①国家法定基础产假:98天
这是雷打不动的基础,全国统一。
②地方性奖励产假:各地不同
各个省市为了鼓励生育,都会在98天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奖励假。比如,上海是+60天,北京是+60天,广东是+80天……具体天数,需要查询你所在省份的最新规定。
③难产、多胞胎等特殊情况,还能再加!
难产的(如剖腹产),通常会再增加15天。
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再增加15天。
别忘了准爸爸!——陪产假
男同胞们也有份!各地的陪产假天数不等,一般在7-30天之间。这也是带薪的法定假期哦!
三、回归工作后,还有“哺乳假”
宝宝出生后,妈妈们重返职场,法律还给予了特殊的关照。
在宝宝一周岁以内,你每天享有1小时的带薪哺乳时间。如果是多胞胎,每多一个宝宝,再增加1小时。这个时间,可以合并使用,比如下午晚来1小时,或者上午早走1小时,具体可以和公司协商。
四、最重要的“护身符”——“三期”女职工保护
这部分内容,是所有准妈妈们最坚实的后盾,请务必记牢!
法律上,把你从怀孕期、产期、到哺乳期(宝宝满一周岁前)这段时间,统称为“三期”,并给予最高级别的法律保护。
在此期间,除非你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比如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等),否则:
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你的工资。
公司不得随意调动你的岗位。
公司更不得以任何形式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
这副“法律护甲”,确保了你在迎接新生命的人生重要阶段,不会有失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