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72亿人,都在干什么?

通过信息图表深入分析全球人口结构与就业分布,对比近40年中国就业人员产业分布变化,揭示服务业增长趋势。

晚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信息图表网站,发现甚是有趣。


感觉和网易数读的风格有点相似。


老实说,做信息图表费脑洞,设计思想很重要~


https://blog.adioma.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640?wx_fmt=png


网站首页如上,上面有很多有趣的数据分析案例。


这里就挑一个看,一个有关世界人口的信息图表。


摘两张案例中的信息图,第一张图世界人口就业情况,第二张图人的一生时间花费。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英文有点难懂,这里小F翻译了一下,P图神功来了...


英文不好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两张图。


让我们来了解这个世界。


640?wx_fmt=png


数据统计的具体时间小F不清楚,不过应该就是近几年的。


算起来一共约72亿人,大概40亿人在工作。


其中服务业人数最多,其次农业,最后工业。


就目前来说,服务业人数越多的国家,经济情况应该会越好。


不信就来看中国的40年就业人员产业分布变化。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选取1978年和2018年的就业人员数据。


640?wx_fmt=png


使用在线图表生成人员分布情况。


这可比自己写代码快多了,同样附上网址。


https://gallery.echartsjs.com/explore.html#sort=rank~timeframe=all~author=all(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640?wx_fmt=png


改下参数,就可以看到中国就业人员的产业分布情况。


640?wx_fmt=png


2018年第三产业第一,和世界的就业趋势一致。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持平。


下面再看一下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数据。


640?wx_fmt=png


第一产业农业妥妥的老大哥。


第二、三产业占比少的可怜。


剩下约30亿人则是没有工作的,孩子+老人+失业人员。


其中孩子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二,未来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世界人口中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农业从业者。


不过相信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器械,相信这个比例会越变越小。


接下来看一下第二张图,人一生消费的时间。


640?wx_fmt=png


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为78岁,所以以此为总数进行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睡觉的时间占比最大,工作时间10年位居第二。


娱乐时间9年也不少,家务时间则是6年。


其中文章中提到,如果能有提高睡眠质量和自动做家务的产品,将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


这也是一个创业公司可以考虑的产品方向。


最后对于剩余9年的时间,如何去使用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电能质量扰动】基于ML和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研究(Matlab实现)内容概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ML)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并提供了Matlab实现方案。首先利用DWT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有效捕捉电压暂降、暂升、中断、谐波、闪变等常见扰动的关键信息;随后结合机器学习分类器(如SVM、BP神经网络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与分类,实现对不同类型扰动的自动识别与准确区分。该方法充分发挥DWT在信号去噪与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结合ML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提升了分类精度与鲁棒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适合群: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员及从事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的工程技术员;具备一定的信号处理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扰动类型的自动识别;②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或科研实验平台;③目标是提高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的准确性与效率,为后续的电能治理与设备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DWT的实现过程与特征提取步骤,重点关注小波基选择、分解层数设定及特征向量构造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尝试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效果,以全面掌握该方法的核心技术要点。
### GD32E232xx 微控制器的 72MHz 主频说明 GD32E232xx 系列微控制器基于 ARM Cortex-M23 内核设计,支持最高主频为 72MHz,这一频率使其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实时响应能力。主频的实现依赖于内部时钟系统,包括高速外部晶振(HSE)、内部高速振荡器(HSI)以及 PLL(锁相环)模块,通过合理的时钟配置,可将系统时钟(SYSCLK)设置为 72MHz。 在实际应用中,主频的设定通常通过配置 RCC(Reset and Clock Control)寄存器完成。开发者可以使用 GD32E232 的标准外设库或 IDE 配置工具(如 GD32 MCU ISP 工具或 Keil/STM32CubeMX)对系统时钟进行初始化[^3]。例如,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通过库函数将系统时钟配置为 72MHz: ```c #include "gd32e23x.h" void system_clock_config(void) { // 启用外部高速晶振 RCC_CTL |= RCC_CTL_HSEEN; while((RCC_CTL & RCC_CTL_HSESTB) == 0); // 等待HSE稳定 // 配置PLL倍频至72MHz (假设外部晶振为8MHz) RCC_PLL = (RCC_PLLSEL_HSE | RCC_PREDIV_DIV2); // HSE作为PLL输入,预分频为2 RCC_PLL |= RCC_PLL_MUL18; // 倍频系数为18,8MHz * 18 / 2 = 72MHz RCC_CTL |= RCC_CTL_PLLEN; // 启用PLL while((RCC_CTL & RCC_CTL_PLLSTB) == 0); // 等待PLL稳定 // 切换系统时钟为PLL输出 RCC_CFG &= ~RCC_CFG_SCS; RCC_CFG |= RCC_CFG_SCS_PLL; while((RCC_CFG & RCC_CFG_SCSS) != RCC_CFG_SCS_PLL); // 等待切换完成 } ``` 该配置流程确保了系统时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从而为外设(如 I2C、SPI、ADC 等)提供可靠的时钟源。此外,72MHz 主频支持多种外设时钟分频设置,以满足不同通信速率的需求,例如在 I2C 接口中可支持高达 400kHz 的通信速率[^1]。 在功耗方面,GD32E232xx 通过多种低功耗模式(如睡眠、深度睡眠、待机)实现对主频与功耗的灵活控制,确保在高性能运行和节能模式之间取得平衡。开发员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时钟配置和电源管理策略。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