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裁员,那个估值5亿的AI公司,为什么连夜“跑路“新加坡!

👇我的小册 45章教程:(小白零基础用Python量化股票分析小册) ,原价299,限时特价2杯咖啡,满100人涨10元。
👇我的小册 AI工具100个实战小案例:(100个AI工具实战小案例) ,原价299,限时早鸟价29,满100人涨10元。

大家好,我是菜哥!

最近科技圈又炸了个雷,这次轮到了那个今年初还风光无限的AI公司Manus。

说起Manus,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几个月前它在网上刷屏的样子。那会儿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中国制造"的AI Agent有多牛,各种demo视频满天飞,仿佛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要诞生了。

结果呢?4个月后,一个晴天霹雳——Manus要裁员了,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

120多人的团队,直接裁掉80个!

这个比例,说"血洗"都不夸张。更扎心的是,剩下的40多个核心技术人员,人家已经开开心心地搬到新加坡总部去了。留下来的兄弟们?不好意思,拿着N+3或者2N的补偿,各自散了吧!

4个月"闪电迁都",到底发生了啥!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迁移的速度。今年初还在国内风生水起,6月份合伙人张涛就在活动上透露总部已经搬到新加坡了。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人家早有准备——那个叫"Butterfly Effect"的新加坡公司去年8月就注册好了,背后还有个开曼群岛的母公司。

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未雨绸缪"啊!

当然了,人家也不是白搬的。据说刚完成了硅谷顶级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直接飙到5亿美元。拿到钱就裁员,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有点看不懂。

为什么要"跑路"?原因有点复杂

关于Manus为什么要把总部迁到新加坡,网上流传着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中美AI投资限制。想要拿到美国的投资,必须和中国业务切割,这是"游戏规则"。毕竟现在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多。

第二种说法:技术限制。大家都知道英伟达的AI芯片对中国有限制,可能Manus觉得在国内搞研发会受限,干脆先搬出去再说。

不管是哪种原因,背后都透露着一个信号:现在的AI公司,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玩得转,可能真的需要考虑"国际化"这个问题了。

这届AI创业者,真的太"聪明"了

说实话,从商业角度来看,Manus的这波操作确实很"聪明"。

你看,他们在中国起势,用英文命名打造国际范儿,然后快速出海拿融资。等钱到手了,核心团队带着技术和资金去新加坡继续发展,国内的"包袱"直接切掉。

这种操作在AI圈里已经不是个案了。很多公司都是这个套路:在中国积累技术和人才,然后打包"出口"到海外市场,最后拿到国际投资。

某种程度上,Manus就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

最心疼的还是那些早期员工

看到这个消息,最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些早期加入公司的员工。

想想也是,当初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加入公司,熬夜加班搞研发,眼看着产品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爆火出圈。结果呢?就在公司估值飙升的时候,自己却成了"优化"的对象。

虽然有N+3或者2N的补偿,但对于那些真心投入的员工来说,这种失落感可能比经济损失更痛。毕竟,他们参与创造的价值,现在都跟着核心团队去了新加坡。

灵魂拷问

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普通员工,往往成了最无奈的那一群人。他们的努力成就了公司的成功,但当公司需要"轻装上阵"的时候,他们又成了第一批被"优化"的对象。

AI行业的变化更快。Manus的这个事情,可能只是这个大变局中的一个小插曲。

但对于那些被裁的员工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找到新的机会,也希望整个行业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如果你有啥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吱一声 ~~

图片

最后推荐一下我们团队写的量化小册的内容,48篇内容!从Python安装,入门,数据分析,爬取股票基金的历史+实时数据,以及如何写一个简单量化策略,策略回测,如何看资金曲线统统都有介绍!非常超值!

欢迎订阅:原价299 早鸟价2杯咖啡钱,即可永久阅读。现在的价格非常非常低,只要2杯奶茶,就可以终身订阅+课程源码,还有永久陪伴群。48小时无理由退款,放心食用!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