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册 AI工具100个实战小案例:(100个AI工具实战小案例) ,原价299,限时早鸟价29,满100人涨10元。
大家好,我是菜哥!
最近跟几个老同事聊天,聊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大厂裁员潮中,第一批被裁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大家眼中的"混子",反而是一些能力还不错的人。
这个发现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前公司的经历。
记得那是一轮规模不小的裁员,当时第一批被裁的同事中,有几位我印象特别深。说实话,从专业能力来看,他们都是团队里的中上水平,业务熟悉度也都不错。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别"擅长"把某些话挂在嘴边。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话简直就是职场"送命符"。
先说第一句:「这不是我的工作」
乍一听,这话没什么问题,工作边界确实很重要。但在大厂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项目往往需要跨部门协作,边界本来就很模糊。
我见过一位技术能力特别强的同事,每次遇到跨部门的需求,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虽然他说的没错,但久而久之,其他团队都不愿意跟他合作。结果可想而知,在裁员名单上,他成了第一批。
第二句:「我不知道」
这句话是职场新人的常见口头禅。没人指望你什么都懂,但直接说"我不知道",等于在说"这事跟我没关系,你别问我了。"
记得有个产品经理问一个同事某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案,这位同事直接来了句"我不知道"。产品经理当时脸就黑了。其实他完全可以说:"这块我还不太清楚,要不我先了解一下,下午给您反馈?"或者说:"这个可能需要跟xx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态度上的细微差别,往往决定了你在团队中的地位。
第三句:「这不可能」
在互联网行业,"不可能"可能是最危险的词。还记得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们现在能用手机点外卖、打车、看高清视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说"不可能",就是在告诉别人:"我不愿意思考,也不愿意尝试。"
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让我想想看有什么解决方案",或者"我们可以先试试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我们团队最近在招人,面试时最看重的三个标准: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这个排序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技术能力可以培养,业务可以学习,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职业素养,往往是很难改变的。每天朝夕相处,谁不想和积极向上、愿意承担的同事共事呢?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论坛,有位大厂的老总分享了一个观点:真正的职场高手,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最会解决问题的。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你面对问题时的态度。
想想也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更需要的是那些能够积极面对挑战、主动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那些只会划清界限、推卸责任的人。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说这些话,真的要警惕了。职场中,很多时候,不是你的能力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态度。
与其等到被裁员才醒悟,不如现在就开始调整。毕竟,职场就像一面镜子,你付出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最后推荐一下我们团队写的AI工具一本通,现在AI工具非常多,我们团队会对AI视频工具,AI数字人,AI写作,AI绘画,AI抠图,AI编程,AI音乐等主流的领域挖掘相关的工具.
欢迎订阅:原价299 现在早鸟价是29,现在是早期小册刚开始写,越早买越划算,还送永久陪伴群。24小时无理由退款,放心食用!满100人 涨10元,有兴趣的可以提前锁定价格!另外我们会送永久陪伴群,(满100人抽1次),包邮送出一些AI书,每本书的价格都是远超这个小册的门票,算是福利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早点下单,锁定价格,越早买越划算!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