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同步方法提高基于多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安全性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图像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利用混沌的特性来保护图像安全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为了实现显著的混淆和扩散效果,常见的混沌图像加密方案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使用二维混沌映射对图像的所有像素进行整体置换;然后依次改变置换后图像的所有像素值。
自Fridrich在1998年首次提出该方案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变体。例如,Guan等人在2005年的替代阶段使用了二维Cat映射,在扩散阶段使用了混沌系统;Lian等人在2005年使用混沌标准映射进行像素位置置换,使用量化逻辑映射进行像素值掩码;Chen等人在2004年采用三维Cat映射来置换像素位置。
Huang和Nien在2009年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案,该方案仅通过垂直和水平像素洗牌来获得加密图像,洗牌参数通过迭代四个混沌系统并对混沌序列进行排序生成。然而,Solak等人在2010年指出了该方案的安全问题,并使用选择明文/已知明文方法对其进行了攻击。
2. 原方案及其安全缺陷
2.1 原方案
原加密方案使用了四个混沌系统:Hénon映射(离散映射)、Lorenz(蝴蝶吸引子)、Chua(双涡卷吸引子)和Rössler(螺旋吸引子)。该方案包括两阶段洗牌:第一阶段,对所有像素的指定比特进行垂直方向的洗牌;第二阶段,对每个像素的比特进行水平方向的洗牌。洗牌参数通过迭代上述四个混沌系统并对混沌变量集进行排序得到。方案密钥包含这四个混沌映射的12个初始条件,图像大小为m×n。
2.2 安全缺陷
原方案中,洗牌参数的生成与待加密的明文图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