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介绍
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大地坐标系
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B)、大地纬度(L)和大地高度(H)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
过空间定点O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这三条数轴分别称为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为坐标轴。
空间直角坐标系是由大地坐标系经过地图投影转换而来。
在我国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简称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由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后经克吕格扩充并推倒出计算公式,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该投影以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坐标轴,中央经线和赤道交点为坐标原点,纵坐标由坐标原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规定为X轴,横坐标从中央经线起算,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规定为Y轴。所以,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的X、Y轴正好对LongruanGIS坐标系和AUTOCAD坐标系的Y和X。
高斯投影的规律:
(1)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条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变形最大之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
(2) 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4)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
高斯投影与我国国家坐标系的关系
地球上的点获取的数据起始时用大地坐标系表示的,即用经纬度和高程表示。地球上的数据要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就需要将经纬度转化为平面坐标,也就是通常说的x,y坐标。
我国地形图一般采用高斯投影,所以通常转化成高斯平面坐标显示到地图上。在经纬度向平面坐标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椭球参数,因此要考虑所选的坐标系。
即(B、L、H)(X、Y、Z)
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北京54,西安80等,不同的坐标系对应的椭球体是不一样的。北京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而西安80采用的是IAG 75地球椭球体。
度带划分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 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
投影带:以中央子午线为轴,两边对称划出一定区域作为投影范围。
投影带分带原则:
(1)限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
(2)带数不应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
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
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