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SQL1.1入门之十:总结

本文介绍了 SparkSQL 1.1.0 的基本概念、运行架构、核心操作和实用工具。重点突出了 CLI 引入带来的易用性提升,ThriftServer 和 hive/console 的引入对应用开发的帮助,以及 JSON 数据源的引入。同时,指出了在 SQL-92 语法支持、costmodel、并发性能方面的不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回顾一下,在前面几章中,就sparkSQL1.1.0基本概念、运行架构、基本操作和实用工具做了基本介绍。
基本概念:
  • SchemaRDD
    • Rule
    • Tree
    • LogicPlan
    • Parser
    • Analyzer
    • Optimizer
    • SparkPlan
  • 运行架构:
    • sqlContext运行架构
    • hiveContext运行架构
  • 基本操作
    • 原生RDD的操作
    • parquet文件的操作
    • json文件的操作
    • hive数据的操作
    • 和其他spark组件混合使用
  • 实用工具
    • hive/console的操作
    • CLI的配置和操作
    • ThriftServer的配置和操作
      由于时间仓促,有很多地方来不及详细,特别是第三章和第九章;另外还有一些新的特性没有介绍,比如列存储的实现过程、CODEGEN的源码分析等,将在后续的版本逐步完善。
     从总体上来说,由于CLI的引入,使得sparkSQL1.1.0在易用性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而ThriftServer的引入,方便了开发者对基于SparkSQL的应用程序开发;hive/console的引入,极大地方面了开发者对sparkSQL源码的修改和调试;还有json数据的引入,不但扩充了sparkSQL的数据来源,同时对嵌套数据开始做了尝试。从Spark1.1.0开始,sparkSQL逐渐开始像是一个产品了,而不像spark1.0.0,感觉像是一个测试品。当然,由于sparkSQL项目的启动时间比较晚,到现在为止还不到一年,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 SQL-92语法的支持度,sparkSQL使用了一个简单的SQL语法解析器,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法没办法解析,比如三个表进行join的时候,不能一次性join,而要通过两两join后再join一次;
  • cost model ,虽然sparkSQL的catalyst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cost model,但在现在的版本还没有引入。我们相信,未来引入cost model之后,sparkSQL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 并发性能,从impala得到的信息,sparkSQL的并发性能和impala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这将是sparkSQL的一个发展方向。

 
      匆匆忙忙中,sparkSQL1.1入门第一版就先在这里结束吧。特别感谢一下网站或博客提供了相关的知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