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从何而来——人类私生活的演化

本文追溯了婚姻制度从蒙昧时期的杂交到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及其对婚姻制度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男婚女嫁,天经地义,古代男女之事,父母就能完全决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如今呢,结婚成了年轻人的心头之痛,造就了一大批剩男剩女。自由恋爱的年代,为何婚姻变得如此艰难。想知道婚姻何去何从,且看它是怎么来的。


蒙昧时期,不用说,比禽兽还淫乱,穴居杂交。


旧石器时期(约250万年前)有了禁忌,禁止不同辈份,兄弟姐妹间性交。最先产生的婚配禁忌是婚级制,以禁止不同辈分的交配,据摩尔根介绍,仅仅见于最原始的澳大利亚土著。标明婚级,同级间婚配。


婚级制发展成氏族,母系的,见于美拉尼西亚群岛,即现在的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氏族内禁止通婚。这种称为普那路亚。


新石器时代,男人狩猎的食物在总的20%,提供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氏族斗争时得力,提供基因,所以男人这时还是挺受到重视的。


公元前4300至公元前3000,母系转向父权:1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获得了男女相处的机会,明白了“父亲”的含义,2, 游牧对农业的战争,象征母系的圣杯被象征父系的剑击得粉碎,恩格斯说的“女性世界历史性的败北”。


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族内婚,比起普那路亚伙婚制,是一种倒退,原因有二,第一,确实缺少女性,更重要的是第二,保住财产不外流。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古希腊,犹太也是如此。


到了周朝,开始建立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并且规定“制媒妁,具六礼”,这对掠夺婚和对偶婚遗存严重的当时,起到了巩固婚姻的作用。


由于以周礼推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周朝的一夫一妻并不彻底。春秋战国时代,还是一片淫乱。


直到秦国,商鞅变法后,税收与徭役直接和成年男子挂钩,从而打破氏族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才有了一夫一妻制的土壤。秦国也因新法迅速壮大,统一全国。



此后朝代,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至于纳妾,各朝有所不同,而一夫一妻是严格遵守的。


以上内容,不保证正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