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在线评测系统
基础算法 第一节 动态规划的基本模型
1286:怪盗基德的滑翔翼
1. 理解题意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怪盗基德遇到的这个有趣问题哦。怪盗基德成功偷到了钻石,可倒霉的是他的滑翔翼动力装置被柯南破坏了。现在他在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有一排建筑,一共有 N
幢,而且每幢建筑的高度都不一样呢。
基德可以从这一排建筑中的任意一幢的顶部开始他的逃跑旅程哦。不过他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他只能朝着一个方向逃跑,而且在逃跑过程中不能改变方向;二是因为滑翔翼坏了,他只能从高的建筑滑到低的建筑。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算一算,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基德最多能经过多少幢不同建筑的顶部呢,这里面可是包含他一开始所在的那幢建筑哟。比如说,题目给了我们一些建筑的高度数据,像 300
,207
,155
,299
,298
,170
,158
,65
,我们就要找出基德按照规则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而且呀,题目中会给出好多组这样的建筑高度数据,我们都要一一算出答案呢。
2. 解题思路
那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呀,因为基德可以从左往右滑,也可以从右往左滑,所以我们要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下他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然后取这两个结果里面较大的那个,就是基德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啦。
那怎么计算从左往右滑时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呢?我们可以从第一幢建筑开始,依次往后看每一幢建筑。对于每一幢建筑,我们看看它前面的建筑中,哪些比它高。然后记录下从那些比它高的建筑滑到当前建筑时,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取其中的最大值再加 1
(加上当前建筑本身),这样就能得到以当前建筑为终点时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啦。
从右往左滑的情况和从左往右滑是差不多的,只是方向反了过来,从最后一幢建筑开始往前看。最后把从左往右滑和从右往左滑得到的最多建筑数量进行比较,大的那个就是我们要的答案哦。
3. 解题步骤
- 输入测试数据组数:首先,我们要输入一个整数
k
,这个k
表示题目中会给我们k
组不同的建筑高度数据哦。 - 对于每组测试数据:
- 输入建筑数量:输入一个整数
n
,它代表这一组数据里有n
幢建筑。 - 输入建筑高度:接着输入
n
个不同的整数,这些整数就代表每幢建筑的高度啦,我们把它们存到一个数组h
里。 - 计算从左往右滑的最多建筑数量:我们先创建一个数组
ltr
(表示从左到右),用来存储以每幢建筑为终点时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一开始把数组里的每个数都设为1
(因为每幢建筑本身就算是经过了1
幢建筑)。然后从第二幢建筑开始,对于每幢建筑,我们去看它前面的建筑,如果前面的建筑比它高,我们就更新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取当前值和前面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加1
里面较大的那个)。 - 计算从右往左滑的最多建筑数量:和从左往右滑的做法差不多哦,我们再创建一个数组
rtl
(表示从右到左),从最后一幢建筑开始往前看,同样的,如果后面的建筑比当前建筑高,就更新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 - 比较并输出结果:最后我们比较从左往右滑和从右往左滑得到的最多建筑数量,把大的那个数输出,这就是基德在这一组建筑高度数据下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啦。
- 输入建筑数量:输入一个整数
4. C++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 包含输入输出流的头文件,这样我们就能输入和输出数据啦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k; // 定义变量k,用来存储测试数据的组数
cin >> k; // 从键盘输入测试数据的组数k
while (k--) { // 对于每一组测试数据
int n; // 定义变量n,用来存储这组数据中建筑的数量
cin >> n; // 从键盘输入建筑的数量n
int h[105]; // 定义数组h,用来存储建筑的高度,105是为了防止越界
for (int i = 0; i < n; i++) { // 循环输入每幢建筑的高度
cin >> h[i]; // 把输入的高度存到数组h里
}
int ltr[105] = {1}; // 定义数组ltr,存储从左往右滑时以每幢建筑为终点的最多建筑数量,初始值设为1
for (int i = 1; i < n; i++) { // 从第二幢建筑开始计算
ltr[i] = 1; // 先把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设为1
for (int j = 0; j < i; j++) { // 看当前建筑前面的建筑
if (h[j] > h[i]) { // 如果前面的建筑比当前建筑高
ltr[i] = max(ltr[i], ltr[j] + 1); // 更新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
}
}
}
int rtl[105] = {1}; // 定义数组rtl,存储从右往左滑时以每幢建筑为终点的最多建筑数量,初始值设为1
for (int i = n - 1; i >= 0; i--) { // 从最后一幢建筑开始计算
rtl[i] = 1; // 先把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设为1
for (int j = n - 1; j > i; j--) { // 看当前建筑后面的建筑
if (h[j] > h[i]) { // 如果后面的建筑比当前建筑高
rtl[i] = max(rtl[i], rtl[j] + 1); // 更新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
}
}
}
int ans = 0; // 定义变量ans,用来存储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初始值设为0
for (int i = 0; i < n; i++) { // 遍历所有建筑
ans = max(ans, max(ltr[i], rtl[i])); // 比较并更新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
}
cout << ans << endl; // 输出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
}
return 0;
}
5. 知识点总结
- 数组的使用:我们用了几个数组,像
h
数组用来存建筑的高度,ltr
数组存从左往右滑时以每幢建筑为终点的最多建筑数量,rtl
数组存从右往左滑时以每幢建筑为终点的最多建筑数量。数组就像是一排小格子,我们可以把好多相关的数据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方便我们后面使用。 - 循环结构:这里用了好多层循环哦。最外层的
while
循环用来处理多组测试数据,里面的for
循环,有的用来输入建筑高度,有的用来计算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滑时的最多建筑数量。循环能让我们重复做一些事情,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 - 条件判断:在循环里面,我们用
if
语句来判断前面或者后面的建筑是不是比当前建筑高。根据判断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决定要不要更新当前建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条件判断能让我们的程序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事情。 - 求最大值:我们用
max
函数来比较不同情况下的最多建筑数量,找到其中最大的那个。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怪盗基德最多能经过的建筑数量啦。 - 逻辑思维: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想清楚基德可以从两个方向滑,还要分别计算这两个方向能经过的最多建筑数量,最后再比较取大的。这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学会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小步骤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