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多线程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线程技术的优势,包括提升应用响应速度、优化多CPU系统、改进程序结构;并阐述了多线程的特点,如行为不确定性、执行顺序不可预测及代码敏感性。此外,还介绍了多线程的实现方式,如继承QThread类和通过QThread实例化,以及线程的控制方法,例如使用互斥量和信号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多线程优势:

  1. 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避免长时间等待,程序就不能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等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可将耗时长的操作置于一个新的线程,从而避免以上的问题。
  2.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操作系统可以调度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3.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有利于代码的理解和维护。

多线程的特点:

  1. 多线程程序的行为无法预期,当多次执行上述程序时,每一次的运行结果都可能不同。
  2. 多线程的执行顺序无法保证,它与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和线程优先级等因素有关。
  3. 多线程的切换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
  4. 多线程对代码的敏感度高,因此对代码的细微修改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多线程的实现方式:

  1. 将整个类作为线程类,继承QThread,以void run()的函数,作为线程函数

  2. 实例化一个QThread类,然后将要作为线程的类通过 将作为线程的类->moveToThread(QThread *);

    QObject::connect(threadDealData, SIGNAL(started()), 将作为线程的类, SLOT(线程函数));
    

多线程的开始、终止以及等待

  1. start()开始
  2. terminate()终止,但不会立即终止
  3. wait()线程阻塞等待直到退出或超时
  4. return通过return退出感觉比terminate退出更好

多线程的控制

  1. 通过互斥量控制
    互斥量QMutex、QMutexLocker、QReadWriteLocker、QReadLocker、QWriteLocker

  2. 通过信号量控制
    保护一定同等类型的数据

    QSemaphore freeBytes(80); // 初始化可用缓存区,为80个
    QSemaphore usedBytes(0);// 没有数据可用
    freeBytes.acquire();// 生产者申请一个空闲单元,如果满了,则等待消费者读取资源,释放资源
    usedBytes.release();// 消费者消费一个资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