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优势:
- 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避免长时间等待,程序就不能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等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可将耗时长的操作置于一个新的线程,从而避免以上的问题。
-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操作系统可以调度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有利于代码的理解和维护。
多线程的特点:
- 多线程程序的行为无法预期,当多次执行上述程序时,每一次的运行结果都可能不同。
- 多线程的执行顺序无法保证,它与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和线程优先级等因素有关。
- 多线程的切换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
- 多线程对代码的敏感度高,因此对代码的细微修改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多线程的实现方式:
-
将整个类作为线程类,继承QThread,以
void run()
的函数,作为线程函数 -
实例化一个QThread类,然后将要作为线程的类通过
将作为线程的类->moveToThread(QThread *);
QObject::connect(threadDealData, SIGNAL(started()), 将作为线程的类, SLOT(线程函数));
多线程的开始、终止以及等待
start()
开始terminate()
终止,但不会立即终止wait()
线程阻塞等待直到退出或超时return
通过return退出感觉比terminate退出更好
多线程的控制
-
通过互斥量控制
互斥量QMutex、QMutexLocker、QReadWriteLocker、QReadLocker、QWriteLocker -
通过信号量控制
保护一定同等类型的数据QSemaphore freeBytes(80); // 初始化可用缓存区,为80个 QSemaphore usedBytes(0);// 没有数据可用 freeBytes.acquire();// 生产者申请一个空闲单元,如果满了,则等待消费者读取资源,释放资源 usedBytes.release();// 消费者消费一个资源